作品简介
《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此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 作品别称陈情事衷
- 作品出处昭明文选
- 文学体裁表
- 创作年代西晋
创作背景
《陈情表》,选自《文选》卷三七。三国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泰始三年(267年),朝廷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时年44岁,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以明志,要求暂缓赴任,上表恳辞。
相关诗词
-
《和邵二泉申诏许终养韵》拼音版
青门幸有种瓜田,出处无烦更问天。自是皇恩深眷恋,非关臣赋有奇偏。情同令伯陈情表,志在高平乐志篇。愿得王阳长在位,且教贡禹过年年。
-
《蕙兰芳引·咏宋团扇画松石,同程村限韵》拼音版
纨扇班姬,应嫌却、汉宫都小。恨秋雨梧桐,春信奈何偏杳。此情难画,谁堪把、丹青应诏。便捧黄高手,怎写长门悄悄。满月难镂,微风进御,欲陈情表。便淡竹疏松,不许蝶蜂缠绕。但教图得,相思双鸟。向岳宫、时得晚风轻舀。
-
《陈情乞养纪恩二首·其一》拼音版
彤廷拜表荷垂询,便觉桑榆景一新。天语蔼然由至性,人生乐处在彝伦。感深舜慕钦仁孝,世际尧年有寿民。此去河清应稳渡,恩波直送五湖春。
-
《沈彤庵师疏荐同门高寓公史才兵略应以列卿召闻寓公躬耕养母有终焉之志诗以寄怀》拼音版
血表陈情谢典枢,渐离击筑渺愁予。孤悰未许依莲社,三顾从教出草庐。功在封疆天子诏,名高江左故人书。年来国史须传信,莫向滩头学钓鱼。
-
《送翰林宋先生致仕归金华二十五首·其十九》拼音版
后学无师误少年,在于蕡也更堪怜。联班欲上陈情表,留取先生住讲筵。
-
《题包希鲁祖母送学延望图》拼音版
髫龀怜儿幼,诗书仰母慈。过桥分野色,极目送春晖。座右陈情表,窗前故杼机。试看图画里,泪落老莱衣。
-
《悼吴居厚》拼音版
学问从来著月评,慈恩何事欠题名。贤哉难老堂虽就,惜也陈情表未成。畴昔几回同把酒,于今一涕独沾缨。张公当日称操履,江汉伤心昼夜倾。
-
《都城引送陈七表兄之横浦》拼音版
都城十月尘如山,朔风吹雪行路难。侵晨我已驾马出,薄暮始随栖鸟还。下马入门见兄到,张灯与兄拂巾帽。三年不得奉颜色,一觞且共开怀抱。兄之大父我外翁,声价昔震蓬莱宫。家有图书出秘府,兄能取次藏胸中。此时吐露惟衷款,笑谈衮衮良夜短。促膝翻愁朱火尽,萦窗忽见金波满。相看本是同根生,世态悠悠安足评。天涯未易输肝肺,海内谁云皆弟兄。我随玉节别兄去,荆门梦渚烟中树。陇头两见秋云飞,又向都城得相聚。都城阁道从天开,虎豹为关鸾凤台。簪缨无数不敢到,兄以材贤长往来。兄辞家久常思母,天遣为丞向横浦。万树梅花道板舆,一水何曾隔乡土。...
-
《陈情后投上家高阳相国》拼音版
...殿,图书赐秘篇。然藜堪炳阁,发箧似流泉。屡冠清班采,平登上相躔。黑头人竞识,黄发卷弥坚。正色群僚右,和衷独座边。雍容瞻物表,敏捷洞几先。左序钟初彻,东方旭未延。极宸森列仗,阊阖静鸣鞭。特诏趋承谨,当时应对专。至尊频造膝,长日数移廛。渐睹皇威霁...
-
《柏舟奇节为马太母颂》拼音版
凫舄初临齑臼辞,琼瑶共叶柏舟诗。不须更上陈情表,帝遣彤书赞女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