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
〔魏晋〕
臣密言:臣以险衅(1),夙遭闵凶(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3);行年四岁,舅夺母志(4)。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5)。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6)薄,晚有儿息(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8),内无应门五尺之僮(9),茕茕孑立(10),形影相吊(11)。而刘夙婴(12)疾病,常在床蓐(13),臣侍汤药,未曾废离(14)。
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什么兄弟,门庭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1)。前太守(2)臣逵察臣孝廉(3);后刺史(4)臣荣举臣秀才(5)。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6),寻(7)蒙国恩,除臣洗马(8)。猥(9)以微贱,当侍东宫(10),非臣陨首(11)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12),责臣逋慢(13);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14)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15),欲苟顺(16)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任太守逵,考察后推举臣下为孝廉,后任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优秀人才。臣下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态度傲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伏惟(1)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2),犹蒙矜育(3),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4),历职郎署(5),本图宦达,不矜名节(6)。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7)优渥(8),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9)不能废远。
我俯伏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1)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2),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3)牧伯(4)所见明知,皇天后土(5),实所共鉴。愿陛下(1)矜愍愚诚(6),听(7)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8)。臣不胜犬马(9)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臣下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小提示:李密《陈情表》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此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 作品别称陈情事衷
- 作品出处昭明文选
- 文学体裁表
- 创作年代西晋
创作背景
《陈情表》,选自《文选》卷三七。三国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泰始三年(267年),朝廷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时年44岁,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以明志,要求暂缓赴任,上表恳辞。
相关诗词
-
寿李知府嗣母·其三
莫道无人戏綵衣,庭前剩有紫荆枝。未须便上陈情表,正是君恩欲报时。
-
送大司马汪公请告归省二首·其二
陈情表上五云间,阊阖初分曳履班。未许留侯辞相国,暂容安石请东山。黄花酿熟舆扶醉,青玉箱擎药驻颜。归去里门趋入谒,玺书行召石君还。
-
春晖楼者吴下顾君仲瑛就养读书之所也仲瑛日与昆弟子侄奉卮酒为亲寿临海陈敬初氏实记之余不自揆辄赋古诗二首或者歌以介寿仲瑛之志
...止景行。我来自东,春日载明。曰未觏止,中心怦怦。亦既觏止,我心则平。仰尔父母,及尔弟兄。既和且煦,令仪令名。升堂拜母,式表友情。维木有椿,有蔚其荣。维草有萱,有茁其青。韡韡常棣,有叶其生。有猗者兰,有烨者荆。有懿者德,有休者徵。乐只君子,百福...
-
送大司马唐公龙养母还山
司寇表陈情,君王诏许行。言归拜家庆,从此谢台衡。后乘遵鸿渚,前旌举凤城。谢安卧东野,疏广饯西京。八座夫人宠,三迁令母名。有怀桑景暮...
-
寿祁封翁玄图七十一
...惊一世,领袖得三公。既制黄山锦,还衡白下风。文章增气色,桃李受屏幪。慧业金轮转,天恩紫阁崇。津梁资妙选,轩冕洽时雍。久读陈情表,深培禄养衷。悬弧高泰岱,正笏拜崆峒。枣夺冰霜白,觥传玛瑙红。金莲疑赐炬,玉笋尽蟠龙。异宠留天语,高鶱及塞鸿。冈陵欢祝愿...
-
正月晦日作·其五
燕山郁岧峣,易水流浩浩。念我同根人,于役在远道。挥泪望故乡,发白一何早。生无归来日,死葬边城草。岂不怨离诀,天命难自保。朝露矧易晞,悲哉《陈情表》!
-
吊程贡元
洒泪陈情表,何心贡泽宫。波平看跃鲤,浪急不成龙。花诰荣孀母,蓝袍付画工。无人俦孝友,烟树惨新封。
-
挽陆义斋二首·其一
四持宪节遍南方,屡表陈情返故乡。殊俗今犹歌德政,老天胡不爱忠良。山空虎逝狐狸出,春去花残蛱蝶忙。五十人生不称夭,独怜华发在高堂。
-
留别同学·其二
荐牍方登特诏崇,温纶婉谕体臣衷。小人有母烦深眷,帝德如天本大公。自问行藏思往哲,敢为矫激慕高风。两朝知遇将何答,欲表陈情语转穷。
-
挽张百熙联
于支那学界辟新纪元,发达正无穷,计四五年来,进化改观,到处闻风开讲舍;以当今宪政为陈情表,实行倘有日,将亿万世后,饮和食德,寻源终古颂甘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