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晋宁路翼城县金仙寺住持弘辩兴教大师裕公和尚道行碑
〔元〕
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孟頫撰并书篆。
佛以大慈悲,随机说法,为世舟航,所以付嘱其徒者摄为五分:曰素呾缆则阿难受持;曰毗奈耶则邬波离受持;曰阿毗达磨则迦多演那受持,即所谓经律论也;曰般若、曰陀罗尼,则付之文殊、普贤二大士,其教虽殊,其觉悟群迷则一而已。佛灭度后二千余岁,有修其教者曰广裕,实通经律论藏,蔚然为四众所宗。世家绛之稷山,俗姓郝氏。幼敏慧,肄讲肆,日记三千言,发轫于戒经,决策于众经,论顿口于唯识因明。年二十,众推为座元,讲说法要,人服其精诣。出世住寿圣寺,修千佛洞佛阁殿堂,大辟讲席,听众逾百,檀施云兴。次住华严院,且营且讲,如住寿圣时,次住十方仁寿寺,肇建夏安居讲堂,安众百五十。又建冬安居静讲堂,安众五百。重修佛阁法堂、僧堂,视住寿圣、华严,日益大以肆。于是,移住金仙寺。寺大而废久,住持者难其人。师立志弘毅,百废具举。修大佛阁,造弥勒大像,高百尺,广三之一,饰以黄金,置大藏经及唯识钞疏四十部。又修法堂、僧廊、香积,檐楹户牖,金碧辉映,为晋伟观。寺东临浍,师虑惊涛冲啮,盘石为岸,高丈又寻,袤八十步。住金仙三十余年,终师之世。讲下常不减百众。最后住胜因寺,创建法堂廊庑三十余间,凡常住所宜有者,无不悉备。师前后受四众请,更五住持,一日必口讲亦不辍。四方檀施金粟币帛,一委常住,所至有余积而已,无私焉。以其赢余施十方僧。又约其同伦为上生会,精修密行,誓生兜术,示寂之日面如生时。其住持胜因也,陕州、闻喜各建大会,请师为四众受戒阿阇黎,四方请疏,常以百计。住金仙日,值世祖皇帝设资戒大会,师于大内说法,默契圣心,赐以袈裟。住寿圣日,感圣僧化供,帑廪常溢。是则,教中所谓志行精专有感斯应者矣。
师生九岁,从显公和尚落发。出家又十一年而受具足戒,又九年而得法于云寿和尚,又二年领众住持。住持四十又一年,当大德十一年十月二十九日仙化于金仙寺。越七日,塔葬于寺后,寿七十又二,腊五十又二。嗣其法者七十余人,曰才曰正,为众上首,并受玺书,名播诸方。灭度后十又一年,其徒智贞状其师之行,走京师,请纪师道行,以传不朽。余谓诸佛妙严、秘密、刹海,等一义味,支分派别,如月在水,非论无以证经,非律无以显教,究其指归,则一而已。师能融通三藏,弘佛法于一方,而始终焉,则其为四众所宗宜也,其往生兜术陀天亦宜也,其嗣法上足续灯竟爽亦宜也。乃为铭曰:佛以妙法,大启群蒙。空有互彰,理事双融。皇元肇兴,大教是宗。裕公之生,适际其隆。聪慧夙禀,博洽强记。目经律论,等一义味。利生接物.像教攸寄。受法布金,云蒸霞翳。层构地涌,金像山宗。天与其谋,神献其功。微言玄论,滂沛心胸。道契圣心,大衣弘贲。慈氏攸归,佛光逾炽。帷晋之鄙,惟浍之裔。表是坚珉,灵室兹闭。
延祐七年岁次庚申小春日,住持僧智恩、知贞、智信、文勤等立石;太平县石匠头目李世英、弟李世昌刊。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裕公和尚道行碑》碑高七尺八寸,广三尺五寸,行书,二十二行,行五十四字,今存山西翼城县。志文现收《山右石刻丛编》卷三十二。此碑为赵孟颁撰文并书篆,为世所稀见,弥足珍贵。
此碑当为传世真品。考其碑文,是为赵孟頫一贯书碑文风。如志文开头即以“佛以大慈悲,随机说法,为世舟航”云云,则类同于《松雪斋文集》卷九。《临济正宗之碑(奉敕撰)》开头“佛以大智慧”等。而碑文裕公和尚灭度后,“十又一年,其徒智贞状其师之行,走京师,请纪师道行以传不朽”,亦资内证。按之孟頫行实,元仁宗延祐三年,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六年得请南归。至治元年,英宗即位,遣使即其家,令书《孝经》,二年赐上尊及衣二袭。是年六月卒。碑立延祐七年,是在其授受承旨荣禄之后,此不仅说明立石题衔与史实相符,而且还因延祐七年距至治二年赵孟頫去世仅三年,说明此碑为其晚年作品,意义重大。至于从书法技艺论,赵氏书法之风神韵致自在其中,更非鱼目所能混珠了。
此外,此碑值得珍视的价值还在于它系赵孟頫佚文,不为世人所知。《赵文敏松雪斋全集》是目前收赵孟頫诗文最多的一种刊本,但此碑却失载,足见为其佚文无疑。它的发现,对赵孟頫其人、其诗以及对其书法作品的研究,无疑又增加了的一份史料,殊为珍贵。
相关诗词
-
保安驿道中
此乡经大祲,此路复愁霖。怪雀啼村市,饥人窜莽林。暝烟连雨脚,云气起山心。薄暮昆阳道,行行忧滞淫。
-
望大房山杂咏·其一
设险王公守大防,奚如礼义固金汤。一家燕晋宁堪数,西界新开万里强。
-
恭逢圣母七旬大庆慈宁宫庆贺礼成志喜
重熙累洽世蕃昌,寿茂萱闱五福穰。七帙开临七日复,万方欢奉万年觞。恩覃锡类承慈志,册进徽称笃懿庆。十载一周行盛典,仙筹綵线永添长。
-
送大将出征
九重飞诏紫泥新,帝命南征遣大臣。宫路回传银瓮煖,江花初报锦袍春。蛮烟瘴雨驱车远,朔雪燕云送捷频。汗马功成催入觐,汾阳勋业照麒麟。
-
东平古墓行
月黑山头零夜雨,石马嘶风石人语。墓前春草吹又生,墓后松柏摧为土。古碑深镌大元年,屃屃僵卧双螭缠。荒村谁为作寒食,舍人小冢伴荒烟。不须过此重叹息,世间万事有终极。南山欲锢竟何如,汉寝唐陵人莫识。
-
耳聋诗为刘延清相公作
...年七十听已迟。归根夙慧空五蕴,问谁更笑阿翁痴。兜元国中路识否,雷鸣蚁斗常纷歧。公今身历耳聋状,告余妙理徵新诗。初如闻秋蝉,缠绵断续鸣高枝。复如风涛走,大块噫气轰相吹。无弦之琴愔愔默默何所思,脱底之桶外视不改中已离。跫然足音至窗下,槃姗勃窣,但诧花砖之...
-
大元皇后游蓬莱岛
午夜红云满太清,晓来王母下瑶京。日从万岁山头出,人在九重天上行。
-
答俞公临沅州见寄
大寒江上路初分,消息劳将尺素闻。吹笛故能陪汉将,杨舲犹自吊湘君。洞庭晓色鱼龙阵,沅浦春风雁鹜群。公子翩翩王粲赋,西来诗可寄从军。
-
辩禅人五羊作丐写师真求赞
非幻非真,僧繇难写。貌不惊人,权衡保社。画虎作猫,指驴为马。月彩分辉,风清大夏。五羊城里旧知音,觌面相呈那辩也。慇勤寄语莫狐疑,便是蒋山宁道者。
-
帅节留先生两年粤服氓獠安之一日疏十宜归欲袖手板还丞相言者犹不之置上命以釐廷之禄解印东归门生临川陈元晋援后山送坡仙故事至惠
拙无谐俗韵,老眼独相奇。寒谷迟春到,东风尽日吹。身将三尺律,心不一毫欺。公与梅花外,南来谁我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