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夏日过郑七山斋》是唐代诗人杜审言所做的五言律诗,是杜审言任洛阳县丞时,到洛阳近郊郑七山斋访问时所作。郑七当是一位隐者。诗歌描绘了山斋的优美风光,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对官场的厌恶。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初唐
创作背景
《夏日过郑七山斋》此诗约作于高宗上元年间(674~676),杜审言任洛阳丞时。郑七的山斋在洛阳附近。诗人与郑七既是文友,又是酒友,故于夏日造访,过山径,开水亭,在雨后丽日、云阴晚凉的清爽气氛中,文酒相乐,流连忘返。因此诗人用明朗爽快的笔调描写了这一过程。
相关诗词
-
《夏日过玄晖旧隐赋二首以寄之·其二》拼音版
便篘新酒钓新鱼,况是林塘雨过初。为扫松阴苔藓石,醉来容我卧看书。
-
《夏日过从叔幽居》拼音版
且将一叶系垂阳,门对清溪夏日长。林下喜逢青竹卷,局边输却紫罗囊。碧蹄骏马衔刍细,红粉佳人挈榼香。伯仲历官年尽少,那知不笑汉冯唐。
-
《至德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升德施山斋三宿决定罪福忏悔诗》拼音版
四知无矫志,二施启幽心。简通避人物,偃息还山林。曲涧停驺响,交枝落幔阴。池台聚冻雪,栏牖噪归禽。石彩无新故,峰形讵古今。大车何杳杳,奔马遂骎骎。何以修六念,虔诚在一音。未泛慈舟远,徒令愿海深。
-
《过禄氏山斋》拼音版
过水得凭槛,满川皆夕阳。江山逢胜绝,手笔恨荒唐。城郭蒙笼近,汀洲杳霭长。明朝又东去,尘土入衣裳。
-
《春日过寿安山馆》拼音版
旧国多将泉石亲,西游爱此拂行尘。帘开山色离亭午,步入松香别岛春。谁肯暂安耕钓地,相逢谩叹路岐身。归期不及桃花水,江上何曾鲙雪鳞。
-
《和郑校书夏日游郑泉》拼音版
太虚悬畏景,古木蔽清阴。爰有泉堪挹,闲思日可寻。来闻鸣滴滴,照竦碧沈沈。几脉成溪壑,何人测浅深。澄时无一物,分处厉千林。净溉灵根药,凉浮玉翅禽。饮疑蠲宿疾,见自失烦襟。僧共云前濑,龙和月下吟。叠光轻吹动,彻底晓霞侵。不用频游去,令君少进心。
-
《四月二日·其二》拼音版
易觉春风老,偏知夏日长。四山新笋出,一涧野花香。
-
《夏日过陈秀才园林》拼音版
桑荫青青紫葚垂,鲜风荡麦生涟漪。驱童策马踏村路,乘兴出游当访谁。槿花篱落围丛竹,风日萧疏满园绿。到门下马问主人,文籍先生其姓陈。高谈浩浩究今古,不觉林间日将暮。茅庐蒿径幸不遥,不厌频烦数来去。
-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拼音版
金台隐隐陵黄道,玉辇亭亭下绛雰。千种冈峦千种树,一重岩壑一重云。花落风吹红的历,藤垂日晃绿葐蒀。五百里内贤人聚,愿陪阊阖侍天文。
-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拼音版
此地岩壑数千重,吾君驾鹤□乘龙。掩映叶光含翡翠,参差石影带芙蓉。白日将移冲叠巘,玄云欲度碍高峰。对酒鸣琴追野趣,时闻清吹入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