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此诗为第四首,诗人称颂了三国时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关系,抒发了自己不受重用抱负难展的悲怨之情。作者借村翁野老对刘备诸葛亮君臣的祭祀,烘托其遗迹之流泽。诗歌先叙刘备进袭东吴失败而卒于永安宫,继叹刘备的复汉大业一蹶不振,当年的翠旗行帐只能在空山想象中觅得踪迹,玉殿虚无缥缈,松杉栖息水鹤。歌颂了刘备的生前事业,叹惋大业未成身先去,空留祠宇在人间的荒凉景象。最后赞刘备诸葛亮君臣一体,千百年受人祭祀,表达了无限敬意,发抒了无限感慨。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766年
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相关诗词
-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拼音版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
《咏怀古迹十首·其一·太伯祠》拼音版
斜日春风太伯祠,短垣开遍野蔷蘼。断碑剥蚀残螭字,折鼎消亡故虎彝。采药山深花漠漠,鸱夷宅废草离离。空堂零落丹青尽,留得游人吊古诗。
-
《咏怀古迹十首·其二·季札碑》拼音版
赢博高风万古虚,独留灵碣镇坤舆。秦烟不遣烧麟笔,汲冢谁夸辨鲁鱼。苦竹秋坚君子节,伏龟苔护圣人书。兴亡吴越成何事,应笑江潮哭伍胥。
-
《咏怀古迹十首·其六·范蠡宅》拼音版
烟林云树隔郊墟,闻有鸱夷旧隐居。百药草香麋性寿,古松成屋鹤巢馀。诗人寂历蒐遗□,船火萧条废种鱼。一自五湖帆去后,满山明月夜猿虚。
-
《咏怀古迹十首·其七·皋桥》拼音版
杨柳桥西一水涯,青山何处伯通家。行吟步屧栖残草,落日归途有乱鸦。泉碓自舂菰正熟,溪流如古客长嗟。东风策杖频回首,开遍金阊万树花。
-
《咏怀古迹十首·其三·专诸巷》拼音版
任侠相逢意巳倾,春风重入阖闾城。市儿不识前朝事,古巷犹存侠士名。七尺空惭人一诺,十年深惜剑无成。道傍不少悠悠客,又掷囊钱买不平。
-
《咏怀古迹十首·其八·梁鸿墓》拼音版
阛阓荒城迹已颓,披榛下马独徘徊。清风千载樵薪断,残日孤原鸟雀哀。坏隧古钱留漠字,瓦棺秋色秘青苔。避吴何限逃名者,夜夜邻舂月下来。
-
《咏怀古迹十首·其九·生公石》拼音版
松寒月白夜寥寥,高座空亭藓未凋。拾果老猿随梵出,听灯山鬼避灯遥。虚堂杉桧秋阴长,古迹齐梁世次消。我已忘情共顽石,不烦磨洗问前朝。
-
《金陵咏怀古迹四首·其四·新亭》拼音版
过江形胜感宗臣,暇日登临似雒滨。风景凄凉空举目,神州凋敝属何人。棠花自发青芜杳,燕子初归白屋贫。况是经过王谢宅,不堪衰草更沾巾。
-
《金陵咏怀古迹四首·其三·劳劳亭》拼音版
八月金陵天气凉,劳劳亭畔雨花香。谁家别泪沾红粉,几处秋风起白杨。沽酒城边频系马,闻歌道上总思乡。古今无恙东流水,多少行人为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