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木
〔魏晋〕
采采(1)荣木,结根于兹(2)。
当夏盛开木槿花,泥土地里把根扎。
晨耀(1)其华(2),夕已丧之(3)。
清晨绽开艳丽色,日暮凋零委泥沙。
人生若寄(1),憔悴(2)有时。
人生一世如过客,终将枯槁黄泉下。
静言(1)孔念(2),中心(3)怅而(4)。
静思默念人生路,我心惆怅悲年华。
采采荣木,于兹(1)托根(2)。
当夏木槿花开盛,于此扎根长又深。
繁华朝起,慨暮不存。
清晨繁花初怒放,可怜日暮竟无存。
贞脆(1)由人,祸福无门(2)。
坚贞脆弱皆由己,祸福哪得怨别人。
非道曷依(1)?非善奚(2)敦(3)?
圣贤之道当遵循,勤勉为善是本心。
嗟予(1)小子(2),禀(3)兹固陋(4)。
叹我无德又无能,固执鄙陋天生成。
徂年(1)既流(2),业不增旧(3)。
匆匆岁月已流逝,碌碌学业竟无增。
志彼(1)不舍(2),安(3)此日富(4)。
我本立志勤求索,谁料沉溺酣饮中。
我之怀(1)矣,怛(2)焉内疚(3)!
每念及此心伤痛,惭愧年华付东风。
先师(1)遗训(2),余岂之坠(3)?
先师孔子留遗训,铭刻在心未抛弃。
四十无闻(1),斯(2)不足畏(3)。
我今四十无功名,振作精神不足惧。
脂(1)我名车(2),策(3)我名骥(4)。
名车名骥皆已备,扬鞭策马疾驰去。
千里虽遥,孰(1)敢不至!
千里路途虽遥远,怎敢畏难而不至!
小提示:陶渊明《荣木》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荣木》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诗作。此诗是为感念衰老将至而作,表达了一种自强不息的功业追求。诗人由朝开夕落的木槿花而产生了联想与感悟:第一章写人生短暂的悲哀,第二章写依道从善的心愿,第三章写无所作为的内疚,第四章写自强不息的壮志。全诗语言果断坚毅,颇有催人奋进的力量。
- 作品别称荣木并序
- 作品出处陶渊明集
- 文学体裁四言诗
- 创作年代东晋
创作背景
《荣木》诗大概作于东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六月,当时陶渊明四十岁,已经辞官,躬耕于南亩,但仕进之心并未完全泯灭。元兴二年(403)十二月,桓玄在建康(今南京)篡东晋帝位,迁晋安帝于浔阳(今江西九江西南)。元兴三年二、三月,刘裕起兵勤王,收取京口(今镇江)、广陵(今扬州),进一步攻占建康(今南京)。桓玄逃经浔阳,挟晋帝走江陵(在今湖北)。这一时期,陶渊明闲居于柴桑(浔阳县治)上京里老家。
相关诗词
-
西都赋
...于天表,似无依而洋洋。前唐中而后太液,览沧海之汤汤,扬波涛于碣石,激神岳之嶈嶈,滥瀛洲与方壶,蓬莱起乎中央。于是灵草冬荣,神木丛生,岩峻崷崒,金石峥嵘。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轶埃堨之混浊,鲜颢气之清英。骋文成之丕诞,驰五利之所刑。庶松乔之...
-
荀子·王制
...谓之君。君者,善群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
-
题曾氏连理木
...四衢五衢合一轨。德泽纯洽八方一,乘木而王固如此。大明香琴橘,贞观玉华李。一时图传传奇观,荣华过眼转九易。惟有武城宅前树,不知何年已连理。从来县官不以闻,武城子孙世专美。人言协气薰嘉生,此家孝友陶协气。朱门多少锁乔木,百年瞬息滋一喟。焉得鼎鼎为轮囷...
-
麦子滋庄门外有树经冬不凋至春脱落名曰拗春木戏题以诗
...嫌沮污。我闻斯语深叹息,草木何智人何愚。宇宙之大含万有,繁华零落皆虚无。至人槁心若槁木,任运辗转同辘轳。大尽三十小廿九,六丁六甲乘隙驹。造物小儿太轻薄,假立名字欺凡夫。安知彼春者不以为冬,荣者不以为枯。春拗木乎,木拗春乎,春与木两不能相知也,其待彼也夫...
-
啄木吟
志非啄木在啄虫,利觜似染虫血红。木外无虫虫在中,外视一啄殊不空。人嗟木皮遭齧毁,岂知虫多木心死。木心无蠹木乃荣,安得去国之蠹如此觜。
-
鹧鸪天·暮落朝开木槿荣
暮落朝开木槿荣。圆荷出水露珠倾。火云千丈烧空际,汗雨淋漓倦郁蒸。虚白室,诵黄庭。洒然风度有余清。坐看造化闲般弄,热恼浮生不暂停。
-
荣感卷为文尊道题
...已合抱,二十年于兹。徒然五鼎富,不及□粥糜。金紫纵被体,安得如斑衣。风木鼓长恨,蓼莪有馀悲。文君我好友,兹事同襟期。督赋互庾岭,持卷索我诗。荣感触寸心,涕泗双交颐。援笔欲中止,勉强赋此词。君方百里寄,循良恒见推。扬名以亲显,亦足申吾私。寄言共努力,...
-
木皮散人鼓词
...眼色的饿莩你叩的什么马?”那个说:“干舍命的忠臣你剖的什么心?”这个说:“你看那白胡子的元帅好气概!”那个说:“有孝行的君王还载着个木父亲!”满街上拖男领女去领钜桥的粟,后宫里秀女佳人都跟了虎贲。给了他个泰山压顶没有躲闪,直杀的血流漂杵堵了城门。眼见他一刀...
-
木之彬彬
...笾豆则捋则撷。草之茸茸,非求显于世。中刍牧则刈则锄,中医和则剥则枯。非以其材故耶,是非之歧,利害薰蒸。嗟人道之多患,彼草木尚无情。吾尝观于若人矣,巧于辨人,拙于自辨。好动乎天机,不周乎时变。罪莫惨于德有心,祸莫深于心有见。罪不在德,心其蟊贼,...
-
送徐无党南归序
...书之士,多者至百馀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焉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