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风赋》是战国末期文学家宋玉创作的文学作品。这篇文章以风为题材,分为四个层次。首先写宋玉与楚襄王间关于风的一段对话,提出庶人不能享受大王之风;接着描写风的性质和动态;再描写大王之雄风的性状,指出它“清凉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醒,发明耳目,宁体便人”;最后描写庶人之雌风的性状,指出它“驱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不利于人。作品采用夸张的手法,通过“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的对比描写,使大王奢侈豪华的生活和庶人贫穷悲惨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揭露社会生活中不平等的现象。通篇采用铺陈笔法,刻画风的动态十分细致。
- 作品出处昭明文选
- 文学体裁赋
- 创作年代战国
创作背景
襄王的父亲怀王昏庸无能、刚愎自用,他听信谗言,疏远贤臣,拒谏饰非,始而为秦使张仪的花言巧语所惑,背齐联秦,继而轻举妄动大举伐秦,丧师失地,最后为秦昭王所诱,客死于异国。襄王继位后,不仅没有改弦更张,远小人而亲贤能,反而变本加厉,至于忘记君国大仇,与秦联姻结好,其腐朽愚昧有甚于怀王。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怀王于顷襄王三年客死于秦后,“襄王七年,楚迎妇于秦,秦楚复平。”“十四年,楚顷襄王与秦昭王好会于宛,结和亲。”“十六年,与秦昭王好会于鄢。”“十九年,秦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北地予秦。……二十一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败,遂不复战,东北保于陈城。”于此可见楚襄王不思振作、与杀父仇人握手言欢终于惨败以至割地迁都等种种衰败之状。楚国的国势虽然日趋式微,可是作为国君的襄王却沉湎于骄奢淫佚的生活中。他带着侍臣们到处游赏,或登高唐之台,或游云梦之浦,想入非非,乐而忘返(见宋玉的《高唐赋》与《神女赋》)。襄王如此追求享受而置国家衰败于不顾,身为侍臣的宋玉感到忧虑,于是便借风为题,写了这篇赋。
相关诗词
-
《舟遇逆风破浪赋诗》拼音版
风撼楚江水,云横鄂渚天。支颐看山色,破浪出诗篇。门掩濒江舍,帆扬上水船。江神不借便,归兴自飘然。
-
《赋归云洞》拼音版
...空。穷幽历肺腑,履坦开房栊。颇疑有畸人,往昔寄此宫。岁月讵云几,井灶无遗踪。我来记清秋,归涂渺穷冬。兴怀重幽讨,永啸回长风。风回云气归,洞口春蒙蒙。信美非人境,出门吾欲东。
-
《苏幕遮·自害风》拼音版
遇王风,风传我。风发□□,风害家缘破。拈弄风飙团水火。风子飍飍,风韵闲吟和。顺风行,迎风坐。饮罢真风,更枕清风卧。施布仁风功行大。自许扶风,风里成因果。
-
《愁风月·风清月正圆》拼音版
风清月正圆,信是佳时节。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心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欲遽就床眠,解带翻成结。
-
《赠崔风子》拼音版
崔风不风人莫测,只恐时人问消息。子闻妙道今几年,百刻光阴贯今昔。天柱峰头独看月,火里青龙产芽雪。屋上无霜春势强,十二危楼电光彻。...
-
《忆王孙·一春常是雨和风》拼音版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谁惜泥沙万点红。恨难穷,恰似衰翁一世中。
-
《风花》拼音版
海棠桃李雨中空,更着清明两日风。风似病癫无藉在,花如中酒不惺松。身行楚峤远更远,家寄秦淮东复东。道是残红何足惜,后来并恐没残红。
-
《阻风》拼音版
...安为。塌然委积水,坐被弱缆维。市井隔峰岭,食尽行将饥。长啸呼风伯,厄穷岂不知。蓬蓬起东南,旗尾西北驰。所望乃大谬,开门讯舟师。舟师掉头笑,沿溯要有时。溯者不少息,沿者长嗟咨。飘风不终日,急雨常相随。雨止风亦止,条条弄清漪。我言未见信,君行自见之。
-
《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其六》拼音版
风来风去岂尝要,随分铿锵与寂寥。不似人间古钟磬,从来文饰到今朝。
-
《洛神赋》拼音版
...,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中,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