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构法华寺西亭》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西亭凌驾众山之势,凸显其高广;又写江水缭绕、夕阳飞鸟,增添了西亭的秀丽;于此天地美景之中,柳宗元悲从中来,隐隐约约吐露出黜谪心境,虽然结以“且寄须臾闲”,却仍然令人感到说不出的忧戚。此诗满怀怨愤,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夏。柳宗元《法华寺西亭夜饮赋诗序》:“余既谪永州,以法华寺浮图之西临陂池丘陵,大江连山,其高可以上,其远可以望,遂伐木为亭,以临风雨,观物初,而游乎颢气之始。间岁,而元克己由柱下吏谪焉而来。无几何,以文从余者多萃焉。”可知法华寺西亭建于元克己谪永前二年。而元克己至永州不迟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推之,法华寺西亭建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因为此诗中提及“菡萏溢嘉色”,故知作诗之时为夏天。
相关诗词
-
《登法华寺最高顶忆院中诸公》拼音版
身,心。城郭,山林。望处远,到时深。云崖杳杳,烟树沉沉。啸侣时停策,探幽或抚琴。鲍防得法小枝小叶,怀人如玉如金。月色前庭清静观,梵声初夜海潮音。思君子山深不可见,登高顶望远欲相寻。何事归舟客兴棹不驶,君不见红莲绿荇沙禽。
-
《寻法华寺西溪联句》拼音版
常愿山水游,灵奇赏皆遍。云端访潭洞,林下徵茂彦。枕石爱閒眠,寻源乐清宴。探幽渐有趣,凭险恣流眄。竹影思挂冠,湍声忘摇扇。旁登樵子径,却望金人殿。萝叶朝架烟,松花暮飞霰。蝉声掩清管,云色缘素练。从事暮澄清,看以得方便。攀崖屡回互,绝迹无健羡。野客归路逢,山僧入林见。云林会独往,世道从交战。塔庙年代深,云霞朝夕变。潜流注隈隩,触石乍践溅。逸兴发山林,道情忘贵贱。临流日复夕,应接空无倦。
-
《法华寺》拼音版
旧时书舍几经迁,翠柏修篁引客怜。人去蝶回浑是梦,僧归花落已多年。茶厨不认避烟鹤,竹径犹存映月川。一片红尘何处洗,南华此日有新篇。
-
《澄庵宋明府于法华寺左新构草亭落成,立秋之二日,陪济庵寅长、偕亦远张明府閒集其上》拼音版
绿野轩车得偶停,沧溟踪迹几浮萍。香飘古寺昙花见,秋到閒园蝶梦醒。自有醉翁能载酒,不妨喜雨更名亭。应芟恶竹斜添槛,收取冈山百丈青。
-
《过法华寺吊李茂春》拼音版
泪洒煤山总未乾,孤臣无计挽回澜。奔来鲲岛心尤痛,小筑茅亭膝易安。日诵佛经空色相,时怀君父沥忠肝。城南古寺停骖问,感慨沧桑改旧观。
-
《散郎亭》拼音版
法华寺上散郎亭,老树苍崖如有情。欢戚已随时事去,代间秪有古人名。
-
《法华寺》拼音版
破寺无僧住,我来寻断碑。荒园蝶影少,古树鸟声悲。大梦前人觉,禅宗此日衰。如闻龙象泣,雨漏坏龛帷。
-
《宿法华寺》拼音版
法华我曾来,悬厓纵飞步。长松高搀天,修竹乱无数。北冈瞰空阔,风帆在其下。阴横绍干山,历历皆可睹。蓬莱亦咫尺,神仙在何处。安得乘长风,飘然从此渡。
-
《漕河泛舟过法海寺西寻九曲池》拼音版
...城,气候喜晴旭。生烟织前林,杂英纷满瞩。长河理轻舟,宾朋偶相逐。周览问故基,兴没半平陆。灌木傍禅栖,回溪荫修竹。十里萤苑西,往化灭已促。曲池饮牛羊,高台登樵牧。昔人弃九五,大业消百六。荒哉锦帆行,运去伤陵谷。柔脆何足哀,氛昏荡倾覆。释兹愤懑情...
-
《除夕日游法华寺看梅》拼音版
除岁迎年忙不了,独游华寺探新春。寺僧亦向忙中去,让与梅花作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