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法华寺西亭
〔唐〕
窜(1)身楚南极(2),山水(3)穷(4)险艰。
如同逃窜一样,我被放逐到楚国的最南端,永州的环境极其险恶艰难。
步登最高寺,萧散(1)任(2)疏(3)顽(4)。
一步步登上最高的法华寺,闲散时,我又率性疏放顽劣一番。
西垂(1)下斗(2)绝,欲似(3)窥人寰。
寺庙的西边下面是陡峭的山崖,高得好似从天上俯窥人寰。
反(1)如在幽谷,榛翳(2)不可攀。
反过来,如果处于幽谷之中,榛莽繁茂遮蔽,谁也不能攀缘。
命童(1)恣(2)披翦(3),葺(4)宇(5)横(6)断山。
我吩咐童仆尽力地砍开杂木野草,横对着断崖把一座小亭修建。
割(1)如判(2)清浊(3),飘若升云间。
山上山下,隔开来有如天壤之别,登上山顶,如飘飘然升上了云间。
远岫(1)攒(2)众顶(3),澄江抱(4)清湾。
远方的山头朝着这里靠拢,澄清的潇水抱着东山绕弯。
夕照临(1)轩(2)堕,栖鸟当(3)我还。
夕阳临照着轩窗,渐渐地沉落,归鸟直朝着我们陆续地飞还。
菡萏(1)溢(2)嘉(3)色,筼筜(4)遗清斑(5)。
池塘里的荷花散射出一片鲜艳的色彩,山林间的竹枝留下了湘妃清清的泪斑。
神舒屏(1)羁锁,志适(2)忘幽潺(3)。
精神舒畅,如同除掉了缰绳枷锁,心情安适,因而忘记了愁苦辛酸。
弃逐久枯槁(1),迨(2)今始(3)开颜。
遭到遗弃和放逐,身心早已憔悴,到今天才开始有些愉悦开颜。
赏心难久留,离念来相关。
可惜赏心的时光难以久留,离乡的愁绪总是如藉丝一般连而难断。
北望间(1)亲爱,南瞻杂夷蛮(2)。
举头北望,亲人们相隔千里,回视南方,我却杂居在夷蛮。
置(1)之勿复道,且寄(2)须臾(3)闲。
还是放下这些事,不要再提,借着这须臾的悠闲,忘掉忧烦。
小提示:柳宗元《构法华寺西亭》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构法华寺西亭》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西亭凌驾众山之势,凸显其高广;又写江水缭绕、夕阳飞鸟,增添了西亭的秀丽;于此天地美景之中,柳宗元悲从中来,隐隐约约吐露出黜谪心境,虽然结以“且寄须臾闲”,却仍然令人感到说不出的忧戚。此诗满怀怨愤,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夏。柳宗元《法华寺西亭夜饮赋诗序》:“余既谪永州,以法华寺浮图之西临陂池丘陵,大江连山,其高可以上,其远可以望,遂伐木为亭,以临风雨,观物初,而游乎颢气之始。间岁,而元克己由柱下吏谪焉而来。无几何,以文从余者多萃焉。”可知法华寺西亭建于元克己谪永前二年。而元克己至永州不迟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推之,法华寺西亭建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因为此诗中提及“菡萏溢嘉色”,故知作诗之时为夏天。
相关诗词
-
郑六亭先生同游法华寺
避炎无计作逃奔,日日邀人款寺门。世事竟须从佛化,古人幸得到今论。断虹残雨南湖院,粥鼓茶香梦蝶园。赖有郑虔歌当泣,灯前霁月上修垣。
-
春日重游法华寺·其二
乌鹊飞飞过寺门,数声钟磬又黄昏。茶烟禅榻都零落,谁识当年梦蝶园?
-
春日重游法华寺·其一
城南风日太清妍,半醉扶寻陌上钿。十里梨云吹不断,酒旗红出绿杨烟。法华寺在台南市。
-
法相寺樟亭
劫末重过抚一亭,雨中漏入万峰青。虬枝历与雷霆斗,鸾盖馀遥罔两停。游侣飘零兼死去,老怀郁勃遂沉冥。天留把臂牵肠地,壁记犹堪照数声。
-
法华寺
...将合抱,香檨未成胎。楼耸悬钟鼓,庭荒辟草莱。烧檀飘户外,啼鸟傍林隈。离德昭金殿,禅心悟劫灰。虽多收败叶,渐欲变枯荄。观射亭犹在,息机人未回。无心溪水去,有意野云来。残蕊风轻剪,寒炉火欲煤。村烟空处渡,野色望中开。谁展挥毫手,同倾瀹茗杯。犹迟辞...
-
法华寺
野寺钟初起,香台竹半遮。松阴堪系马,径曲不容车。吠客穿篱犬,窥人隐树鸦。老僧谈妙谛,古佛坐莲花。何处寻梦蝶,还来问法华。楼高云未散,山静日将斜。园木生佳果,斋厨煮素茶。徘徊怜景色,归路绕烟霞。
-
奉饯少司成偶至月河寺西亭见杨东里草亭诗因借其韵纪兴
乌帽青袍犯晓风,月河亭憩别离中。菊香篱落霜仍在,树罩烟光日正红。碑剥欲沉藏佛偈,石奇如舞守僧穷。酒杯偶到忘情处,却笑浮生西又东。
-
法华寺怀古
法华景胜几时荒,剩水残山惹恨长。蝶化空寻高士梦,龙归不斗美人妆。通幽纵曲高低径,随喜难分上下方。旧事风流何处问,月楼无语自凄凉。
-
五月六日约诸友游北山舟已具而予偶不能出诸友和坡公法华寺诗亦赋一首
区中无由舒眼界,欲上云峰观九派。颇闻黄龙擅奇特,傥得窥临真一快。清苕一线仅委蛇,具区万顷何滂湃。又闻法华两招提,清旷夐绝人境隘。池光潋滟镜无台,山色清寒身不坏。石林幻出三玲珑,万虎千罴断雄怪。幽贞叶策天相之,梅雨初晴白日晒。...
-
水西亭
横阳城西池水清,鸳鸯鸂鶒交相鸣。轻舠细网密如织,幽人高卧池中亭。昨夜凉风吹天末,秋思先惊入毛骨。城头鼓角东方明,起看青山半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