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有关人生感悟,启人心智。全词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 作品别称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浣溪沙
- 创作年代1082年
创作背景
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写下《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此诗。
相关诗词
-
浣溪沙·人日过灵泉寺次韵少壮
只记梅花破腊前。恼人春色又薰然。山头井似陆公泉。上客长谣追楚些,娇娃短舞看胡旋。崇桃积李自年年。
-
浣溪沙·夜午看山旧寺楼
夜午看山旧寺楼,别来岩桂五经秋,好花凉月醉扶头。一水又平桥畔路,几人曾预镜中游,山阳残笛更吹愁。
-
浣溪沙·游善应
崖上留题破紫烟,岩前沦茗挹清泉,烂游三日酒如川。有水有山高士宅,无风无雨小春天。人间真见地行仙。
-
浣溪沙·蔷薇水
月转花枝清影疏,露华浓处滴真珠,天香遗恨罥花须。沐出乌云多态度,晕成娥绿费工夫。归时分付与妆梳。
-
浣溪沙·帘外三间出寺墙
帘外三间出寺墙,满街垂柳绿阴长,嫩红轻翠间浓妆。瞥地见时犹可可,却来闲处暗思量,如今情事隔仙乡。
-
浣溪沙·荷叶香清露气浓
荷叶香清露气浓。赤阑桥畔倚微风。不知身在帝城中。记得年时湖上路,扁舟花里偶相逢。晓妆临水对芙蓉。
-
浣溪沙·题湘水行吟
风雪交加冻不醒。抱琴谁共赏湘灵。数峰全似故乡青。流水落花何处路,绿阴幽草可怜生。行人小待我同行。
-
浣溪沙·游仙五首·其五
玉女调丝弄苦篁,无愁无怨动清商。轻风吹起九霞裳。天姥亲梳云鬓腻,世人学画翠娥长。笑声归去月茫茫。
-
浣溪沙·游仙五首·其二
行尽神山到玉峰,峰头秀峭似芙蓉。飞泉如练挂长松。碧眼紫髯何处客,閒来松下听晨钟。无人知是赤鳞龙。
-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