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黄鹤楼
〔近代〕
茫茫(1)九派(2)流中国(3),沉沉(4)一线(5)穿南北。烟雨莽苍苍(6),龟蛇锁大江(7)。
条条大河,浩浩茫茫,在祖国大地奔流不息,黑深沉的铁路,贯穿南北。春雨生烟,莽莽苍苍,龟山和蛇山,像两把铁锁,扣住长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1),心潮(2)逐浪高。
那传说中的黄鹤,不知道现在去了哪里?只剩下它的遗迹,供游人玩赏。在这高楼之上,我端一杯好酒酒在这滔滔的水里,心情起伏,有如波涛,随着大浪愈涨愈高。
小提示: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菩萨蛮·黄鹤楼》是毛泽东于1927年创作的一首词。该词是在当时中国正处多事之秋,大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北伐虽然获得了一些胜利,但军阀及各种势力依然存在,蒋介石总揽大权、积极反共的背景下创作的。该词表达了毛泽东对于他所处的时代的沉郁抱负和热切期待,也写出了对革命前途的焦虑,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对革命抱有坚定信念的乐观。
- 作品出处毛泽东诗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菩萨蛮
- 创作年代1927年
创作背景
1927年4月11日,国民党军队缴了上海工人纠察队的枪,次日,又向罢工示威的工人开枪。在长沙,5月21日,何键、许克详开始捕杀共产党员,中共湖南省委退让,取消了10万农军进攻长沙的计划。毛泽东当时在武汉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4月27日的中共五大上,毛泽东提出的“迅速加强土地斗争”的建议未能得到讨论。毛泽东准备应付突然事变,把妻子和三个孩子送回了湖南。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宣布“清党”,国共两党彻底分裂。在大革命失败前夕,毛泽东曾途经武汉,怀以苍凉悲壮之情登上黄鹤楼一吐心曲。
相关诗词
-
游汴南归道汉阳过江访黄鹤楼遗址
吹台高咏别中州,万里驱车登此楼。去鹤江空云影晚,落梅风絮笛声秋。诗题黄虎闻西渡,劫转红羊识上游。今日武昌鱼可食,水兵闲着要能舟。
-
题黄鹤楼画二首·其二
楚城斜日照洲渚,飞飞鸿雁鸣相将。楼头客子笑无语,北梦南云尔许长。
-
菩萨蛮·迢迢不断天涯路
迢迢不断天涯路。今宵又向芦汀住。梦断酒初醒。雁声疑橹声。满蓬霜似水。渺渺情千里。残月在孤舟。故人何处楼。
-
点绛唇·黄鹤楼头
黄鹤楼头,塞鸿声里清秋暮。水边归路。人立斜阳渡。十二屏山,有个人凝伫。知何处。暝烟残雾。几点潇湘树。
-
登黄鹤楼
大江东去向黄州,黄鹤仙人此旧游。风色晓严犹禁渡,日华秋静独登楼。桃花祠外盈盈水,芳草洲前点点鸥。红树青山无限况,且揩醉眼破间愁。
-
菩萨蛮·高楼目断南来翼
高楼目断南来翼。玉人依旧无消息。愁绪促眉端。不随衣带宽。萋萋天外草。何处春归早。无语凭栏杆。竹声生暮寒。
-
登黄鹤楼时闻流寇犯楚界速往常德
峗峨高阁倚云巅,俯瞰长江水拍天。偶得登临舒望眼,恍从图画缀轻烟。风声疑是当年鹤,笛韵犹怀昔日仙。时事关情催棹急,中流击楫任谁先。
-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望黄鹤楼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