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逍遥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的代表作,为道家经典《庄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此文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 作品出处庄子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战国时期
创作背景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子虽有祈向,不可得也”。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污秽,“不可与庄语”,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相关诗词
-
《移汉阳》拼音版
汉阴丈人浑沌修,汉阳居士逍遥游。中分汉水共天地,能别此心惟白鸥。
-
《乐府变十章·其三·商中丞》拼音版
...丞,胡不冠而惠文。逍遥坐高堂,谁令六师。女张皇高,天下有白日,不照将军之门。唶女中丞,白日又不照未央。肘腋之祸私所详。欲言未言以彷徨。唶女中丞,曷不为良臣,势迫难为良。念欲为忠臣,忠臣罹祸殃。甲士三十万,东西若风云。唶女中丞,自有君子六千人。不愿隶大将军。...
-
《逍遥游山归见示唱和诗轴口占和之》拼音版
游遍名山过水西,夜谈奇语尽横机。君如槛鹿犹思奋,我似栖禽已倦飞。闻道老禅能眷旧,更烦诸衲借馀辉。欲知胜践多佳思,怀得新诗满袖归。
-
《拟游仙诗》拼音版
清风振南海,桂树山之幽。仙人立于独,浩浩逍遥游。长袖拂尘几,下视万蚁丘。此道真富贵,高情谢公侯。广居在何许,浩气标琼楼。隐映云母屏,错落珊瑚钩。暖笙双紫鸾,飞车驷苍虬...
-
《中秋夜听张友鹤郑颖孙弹琴》拼音版
日昃消阴翳,暝霭催林乌。秋帝解人情,慰我以望舒。张筵挈丝桐,乐酒倾杯壶。郑子奏高山,张生和于于。清风响林樾,高步坛壝虚。夜半逍遥游,江上生明珠。连舟杂宾饮,狎坐皆丽姝。左顾河岸南,右眺城楼隅。皎皎天与水,嘈嘈笙若竽。灯阑出瓴甋,沙白横烟墟。柔妻粉黛光...
-
《登逍遥游》拼音版
西城楼阁旧闻名,着屐登临趁晚晴。烟火万家轻雾合,樯帆几处落霞明。湖光潋滟遥含树,山色平分半入城。十载风尘有何益,故乡如此好归耕。
-
《宿虞山逍遥游是先文靖公读书馆》拼音版
萧然一丘壑,明哲此幽栖。墙借悬崖匝,轩因荫桂低。月明松鼠啸,林暗草虫啼。烦抱清风涤,中宵梦不迷。
-
《赋得逍遥游送邬子远山人》拼音版
逍遥非避世,只是爱清閒。汎月渡千涧,随云过几山。游同僧共往,倦与鸟俱还。踪迹多湖海,故园长闭关。
-
《丙申十二月七日偕文明府汤县博伍太和诸友同游娥眉山莲花洞有作》拼音版
淩晨巾我车,天宇极清廓。闲从同心人,莲洞视兴作。兴作夫何为,讲堂开正学。正学谁同心,令君与县博。共结逍遥游,散此无怀乐。天路入虚无,地势干碧落。三心浣飞泉,千仞书石壁。遥望飞云峰,忆我朱明宅。浩气穷八纮,聊兹寄鸿迹。
-
《新化州山中》拼音版
...天上来,活活泻清快。山中乏粮食,饮水亦堪爱。松云不濡衣,结揽在襟带。客程腊月余,此景日相对。我马亦已劳,我仆倦行迈。聊为逍遥游,凌风听天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