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五
〔魏晋〕
怅恨独策(1)还,崎岖(2)历榛曲(3)。
我怀着怅恨情拄杖回家,崎岖的小路上长满荆榛。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1)吾足。
山涧里的流水又清又浅,可用来洗我足振奋精神。
漉(1)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2)。
滤一滤家中的新酿美酒,杀一只小鸡儿招待近邻。
日入室中暗,荆薪(1)代明烛(2)。
日落后房屋里已经昏暗,没明烛也只好点燃柴薪。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1)。
欢乐时都怨恨夜间大短,不觉中又看到旭日照临。
小提示: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五》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归园田居》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第五首诗讲述了作者耕种归来的活动,表达其欣然自得之情,内蕴醇厚,情感真挚。
- 作品别称归园田居六首·其五
- 作品出处陶渊明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文学韵律押[沃]韵
- 创作年代东晋
创作背景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治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从此他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
相关诗词
-
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和二苏 其五
龙泉绿玉瓷,以养石上蒲。古蛇蟠瘦根,石罅张虬须。灵苗雪下青,云液暑不枯。食之益聪明,禁方传五湖。却笑烧丹客,采药空辛劬。吾将访九节,行按五岳图。
-
五位君臣颂·其五
兼中到,不落有无谁敢和。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
-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六
昔我在广陵,怅望柴桑陌。长吟饮酒诗,颇获一笑适。当时已放浪,朝坐夕不夕。矧今长闲人,一劫展过隙。江山互隐见,出没为我役。斜川追渊明,东皋友王绩。诗成竟何为,六博本无益。
-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二
穷猿既投林,疲马初解鞅。心空饱新得,境熟梦馀想。江鸥渐驯集,蜑叟已还往。南池绿钱生,北岭紫笋长。提壶岂解饮,好语时见广。春江有佳句,我醉堕渺莽。
-
次韵昌龄西园十咏·其五·桃
欲留王母盘中核,兼采秦人洞里薪。此事渺茫花笑我,不如聊赏故园春。
-
和陶渊明归田园六首·其五
膝横五弦琴,试鼓南风曲。寄傲北窗下,便觉此生足。开怀酒一壶,寓意棋一局。既使风扫门,还将月为烛。
-
归田诗·其五
桑柘绿无际,田间戴胜飞。清醪迎社熟,鸣雉向春肥。执耒时将急,衔杯日渐稀。四邻能共乐,招饮莫相违。
-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其五·虚白堂
空堂绝纤尘,虚静自生白。长风吹月东,窗户如不隔。漆园兹趣深,赤水珠难索。
-
园居·其五
浮名吾自厌,岂与世相违。远岫孤云没,空林一鸟归。屠龙心漫切,刻鹄事全非。终计惟深隐,西山蕨正肥。
-
雨后游静明园杂诗·其五
慈姑叶长知几日,巧妇巢深见乍时。恰忆閒官白居易,经旬还不到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