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入朝洛堤步行》是唐高宗朝宰相上官仪在洛阳皇城外等候朝见时创作的一首短诗。此诗通过描写作者经过洛水河堤时的见闻观感,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显扬得意之情。全诗精于筹划,巧于抉择,各种自然景观巧妙组合,气度从容,艺术上极见功力。
- 作品别称入朝洛堤步行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绝句
- 创作年代初唐
创作背景
刘餗《隋唐嘉话》载,唐高宗“承贞观之后,天下无事。(上官)仪独持国政。尝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辔”,即兴吟咏了这首诗。当时一起等候入朝的官僚们,觉得“音韵清亮”,“望之犹神仙焉”。可见此诗是上官仪任宰相时所作,大约在龙朔(唐高宗年号,661—663)年间。当时,百官上早朝没有待漏院可供休息,必须在破晓前赶到皇城外等候。东都洛阳的皇城,傍洛水,城门外是天津桥。唐代宫禁森严,天津桥入夜锁闭,断绝交通,到天明才开锁放行。因此上早朝的百官都在桥下洛堤上隔水等候放行入宫,宰相也须如此。不过宰相毕竟是百官之首,虽然一例等候洛堤,但气派自非他官可比。
相关诗词
-
水调歌头·客散循堤步月而作
落日几呼渡,佳夕每留关。有时来照清浅,鬓雪似潘安。一曲亲蒙君赐,两岸更无人迹,惟见鹭飞还。隙地欠栽接,蕉荔杂黄丹。柳全疏,松尚幼,怕摧残。旁人笑我痴计,管钥费防闲。翁意在乎林壑,客亦知夫水月,满腹贮清寒。赋咏差有愧,赤壁与滁山。
-
白堤步月
琉璃世界许盘桓,一曲琼箫露影团。行转长堤回首望,楼台高浸水云寒。
-
朝斗坛步月
太乙宫前月满时,沧波万顷碧琉璃。手持玉笛瑶坛上,吹起凌空锡杖飞。
-
隋堤步月
隋苑繁华半已非,隋堤烟月自清晖。紫箫团扇曾同照,锦缆牙樯何处归。水浸一天星影动,风摇两岸荻花肥。堪怜廿四桥边柳,惟有惊乌向夜飞。
-
与聘三步月至葫芦墩口占
碧天如水薄云销,明月随人过板桥。隐隐市楼灯火近,暖风吹出一枝箫。
-
次韵题铨侄五月都中纪事诗后二首·其一
赤县妖氛满,腥臊战一场。将才无颇牧,圣武是宣光。宝鼎人争问,凶锋势太狂:翠华遂西幸,铁骑入朝堂。
-
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
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
-
大堤曲
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散。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
-
入朝曲
金陵控海浦,渌水带吴京。铙歌列骑吹,飒沓引公卿。槌钟速严妆,伐鼓启重城。天子凭玉几,剑履若云行。日出照万户,簪裾烂明星。朝罢沐浴闲,遨游阆风亭。济济双阙下,欢娱乐恩荣。
-
罢郡归洛途次山阳留辞郭中丞使君
自到山阳不许辞,高斋日夜有佳期。管弦正合看书院,语笑方酣各咏诗。银汉雪晴褰翠幕,清淮月影落金卮。洛阳归客明朝去,容趁城东花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