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六
〔南北朝〕
畴昔(1)国士(2)遇,生平知己恩。
从前梁国给了我国士的待遇,那恩情一辈子也忘不了。
直言珠可吐(1),宁知炭可吞(2)。
说是像灵蛇吐珠一样报萧梁,谁知道如今却像吞炭的豫让。
一顾(1)重尺璧,千金轻一言。
帝王的眷顾使我身价珍贵如尺璧一样,而今却不能像季布一样兑现报主的承诺。
悲伤刘孺子(1),凄怆史皇孙(2)。
痛惜凄惨的梁敬帝好比汉末的刘孺子,伤心梁朝子孙就像刘家的史皇孙。
无因同武骑(1),归守灞陵园(2)。
可叹我不能像司马相如一样,回到故土为先帝守陵看墓。
小提示: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六》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畴昔国士遇》一首写梁朝对自已有知遇之恩而不能报答的苦闷。过去在梁朝受到国士的待遇,这是我平生以来所受的知己之恩。自已本意认为可以像大蛇含珠报答隋侯那样极答梁朝,哪里知道事情发生了变化,现在自已的处境和心情有些像豫让那样了。昔日梁主对自已的礼遇:顾遇之恩,重于尺璧;重视实践自已的诺言而轻视千金的财产。可悲的是梁敬帝也像刘孺子和史皇孙一样有着凄惨的遭遇。本来自己是梁朝的文学之臣,像司马相如做汉景帝的武骑常侍一样得到重用,却不能回到故乡去看守梁帝的坟墓。
- 作品出处庾开府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南北朝
创作背景
《拟咏怀二十七首》创作于庾信入北朝仕周之后,主要表现的是“乡关之思”,是庾信后期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