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翰林刘孟功侄钟还吴
〔明〕
君家吴望族,名冠儒林表。
自昔我先人,素有通家好。
若翁余同庚,交谊如管鲍。
翁也蚤世久,余亦渐衰老。
阿戎能继业,丰姿美年少。
赋罢拟扬雄,诗成惊谢朓。
一朝省世父,治装远来到。
欲慰十载别,不惮千里道。
再叙骨肉情,重讲家庭教。
谈话每宵分,尊卑惬怀抱。
昨承访蓬荜,出迎双屐倒。
从容问答间,寒威顿除扫。
高门产麒麟,吾侪亦光耀。
正欣接吟席,又复理归棹。
草色瀛洲新,莺声上林早。
相送出都门,春江波浩浩。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 文学体裁古风
- 创作年代明代
相关诗词
-
送翰林王孟旸参将安南
暂辍含香直晚班,新参将阃出平蛮。黄茅绿树千重岭,瘴雨蛮云几处关。去马正逢椰子熟,归旌定及荔枝斑。知卿素有雄豪笔,须勒神功镇海山。
-
送翰林张学士岭南勒圣碑
汉恩天外洽,周颂日边称。文独司空羡,书兼太尉能。出关逢北雁,度岭逐南鹏。使者翰林客,馀春归灞陵。
-
谒翰林刘学士不遇
梦绕清华宴地深,洞宫横锁晓沈沈。鹏飞碧海终难见,鹤入青霄岂易寻。六尺羁魂迷定止,两行愁血谢知音。平生只耻凌风翼,随得鸣珂上禁林。
-
送郎中刘之敷移病还海盐
书札新承仲父招,归旌心曲已摇摇。官衙瘦马无馀粟,海国鱼鲜正脱潮。昼谢鞭蒲医药便,晚游林竹酒樽遥。东山还为苍生起,老去过从未寂寥。
-
送姑苏刘孟功之官
诏下鸣琴向霅川,山中官府似神仙。两堤桑霭青遮县,一路稻花香满船。好客重逢东老乐,化民宁让鲁恭先。济时方略平生定,早晚声华到日边。
-
送钱叔达游闽不遇还吴
太行闻失路,此地亦沾裳。世变穷交畏,年还久客伤。榕城恒雾雨,梨岭异风霜。归卧苕溪上,长贫是故乡。
-
送翰林庶吉士许启衷南归
许君青云彦,进学来玉堂。居然五色毫,掉鞅翰墨场。何缘忽抱恙,荏苒六月强。云有二老亲,鬓发惊沧浪。恨无千里鹄,载我天南翔。沥恳夜具疏,顿首陈明光。迩来得赐告,暂返闽中乡。官舟趣行李,禁柳摇初黄。相别城东门,立语春风长。巍巍紫阳山,渺渺云谷庄。就中吾与子,共致一瓣香。子行日已远,山川郁相望。仰止圣谟在,莫遣心田荒。家庆乐无巳,人穷安可忘。芸窗迟子归,寻源漱其芳。一水绕屋流,双柏凌空苍。平生四方志,及此歌明良。
-
送翰林应奉寿同海涯挈家觐省十首·其一
翰林供奉三十强,前春曾是探花郎。年来居京大不易,走向沙头觅去航。
-
送贰尹林君孟器致政还家
官居斗邑宦情微,未老投簪早见几。门外新开松菊径,山中閒制芰荷衣。甘同倦鸟投林宿,笑看浮云作雨归。心欲挂冠犹未遂,输君先上钓鱼矶。
-
送李伯襄
读君留别诗,离亭日有祖。人自送翰林,伯襄毋乃苦。君是玉堂宾,君身原有主。递作卿与相,终不易吾故。权势易为名,君曾作是语。亦有势愈高,其芳乃愈沮。譬如丝在染,渐渐非其素。我今与君别,豫意相期处。还我旧伯襄,馀物一无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