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圣女祠》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咏物而兼有所感触,表达了诗人城挚的爱情,也反映了当时封建和宗教势力对于爱情可怕的迫害与摧残。全诗多用道家典故,倾注了诗人的真情并融入了个人的身世遭遇与心灵体验。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晚唐
创作背景
《圣女祠》这首诗的创作契机历来有不同的解释。张采田认为是咏物而兼有所感触。他说:“实咏予女,是驰赴兴元时作。时义山未娶,故触致感谓有寄托者,失之。与后一首(指五言排律《圣女祠》)不同也。”钱木庵认为是有寄托的,”他说:“此章全是寄托,不然何慢神若此。”程午桥、冯浩认为是为女冠而作,他说:“此与前所编二首迥不相似,必非途次经过作也。”程氏调为女冠作,似之,但无可纲详。纪晓岚也认为是借圣女而咏人,他说:“起二句其在人焉,呼之欲出。”这首诗不是单纯地写圣女,而是借圣女写人,这个人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一个女道士。从诗中“人向定有崔罗什,天上应无刘武威”二句,也可以明显地看出是写他思念的人的故事。关于写作年代,张采田认为此诗似属开成二年(837)秋冬之际由长安赴兴元时途经圣女祠之作,从时间上来说,应早于五言排律《圣女祠》。诗意亦符合李商隐二十四、五岁登进士第,赴汉中探令狐楚病,却不知令狐楚将病重去世的心情。
相关诗词
-
《圣女祠》拼音版
杳蔼逢仙迹,苍茫滞客途。何年归碧落,此路向皇都。消息期青雀,逢迎异紫姑。肠回楚国梦,心断汉宫巫。从骑裁寒竹,行车荫白榆。星娥一去后,月姊更来无。寡鹄迷苍壑,羁凰怨翠梧。惟应碧桃下,方朔是狂夫。
-
《鱼山神女祠歌二首·其一·迎神》拼音版
坎坎击鼓,鱼山之下。吹洞箫,望极浦。女巫进,纷屡舞。陈瑶席,湛清酤,风凄凄兮夜雨。不知神之来兮不来,使我心兮苦复苦。
-
《龙女祠》拼音版
龙女何处来,来时乘风雨。祠堂青林下,宛宛如相语。蜀人竞祈恩,捧酒仍击鼓。
-
《题贞女祠》拼音版
此女骨为土,贞名不可移。
-
《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拼音版
洪河之南曰秦镇,发地削成五千仞。三峰离地皆倚天,唯独中峰特修峻。上有明星玉女祠,祠坛高眇路逶迤。三十六梯入河汉,樵人往往见蛾眉。蛾眉婵娟又宜笑,一见樵人下灵庙。仙车欲驾五云飞,香扇斜开九华照。含情迟伫惜...
-
《浣溪沙·姜女祠》拼音版
海色残阳影断霓,寒涛日夜女郎祠。翠钿尘网上蛛丝。澄海楼高空极目,望夫石在且留题。六王如梦祖龙非。
-
《贤女祠》拼音版
士有败风节,惭魂埋九京。幽闺持大谊,千载著嘉名。父不重然诺,女能轻死生。寒潭堕秋月,心迹两清明。
-
《谒女贞何氏祠》拼音版
正月一日雨不休,朝来四望阴云收。众阳扶导日轮出,辉光倏忽盈九州。欣欣草木动新意,鸾凤鼓翅翔天游。高山托处将半载,真人风韵长凝眸。精神澡雪亦已久,欢言夙驾南冈头。仙居楼阁拱形象,祥烟瑞霭檐间浮。焚香再拜适我愿,想见王母同优游。蟠桃不老春更永,人间变化知几秋。轮囷重盖拥车马,气势赫赫移山丘。万方有口莫敢议,勋劳自以为伊周。门墙旦暮祝遐算,长守富贵无与俦。于今扫荡一何有,白杨影里令人愁。丈夫祈向乃如此,孰为女子能清修。功成直上紫霄去,遗踪犹向潇湘留。我来不及叩真诀,真诀固在冥心求。五行八卦自流转,生天生地生物稠。...
-
《露筋祠次韵》拼音版
白鸟清流上,人传烈女祠。菰蒲夹洲渚,江海断天垂。屈戍交疏殿,幸夷结桂旗。蘋香动雷雨,山鬼恍然疑。
-
《贞女祠》拼音版
何穴藏贞骨,荒祠见旧颜。精灵应自在,云雨不相关。落石泉多咽,无风树尽闲。唯疑千古后,为瑞向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