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祠
〔唐〕
松篁(2)台殿蕙香帏(3),龙护瑶窗凤掩扉(4)。
松竹葱茏蕙香缭绕帐低垂,翔龙舞风护守着微闭的窗扉。
无质易迷三里雾(1),不寒长著五铢衣(2)。
烟雾迷朦掩映你要眇的玉质,纱衣轻飘怎抵御朔气寒霏。
人间岂有崔罗什(1),天上应无刘武威(2)。
人神遇合岂但崔罗什独有此幸,天庭缥缈应无刘武威文采风流。
寄问钗头双白燕(1),每朝珠馆(2)几时归。
钗头双燕请捎去我诚挚的闻讯,神女呵,几时自天庭回归。
小提示:李商隐《圣女祠》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圣女祠》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咏物而兼有所感触,表达了诗人城挚的爱情,也反映了当时封建和宗教势力对于爱情可怕的迫害与摧残。全诗多用道家典故,倾注了诗人的真情并融入了个人的身世遭遇与心灵体验。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晚唐
创作背景
《圣女祠》这首诗的创作契机历来有不同的解释。张采田认为是咏物而兼有所感触。他说:“实咏予女,是驰赴兴元时作。时义山未娶,故触致感谓有寄托者,失之。与后一首(指五言排律《圣女祠》)不同也。”钱木庵认为是有寄托的,”他说:“此章全是寄托,不然何慢神若此。”程午桥、冯浩认为是为女冠而作,他说:“此与前所编二首迥不相似,必非途次经过作也。”程氏调为女冠作,似之,但无可纲详。纪晓岚也认为是借圣女而咏人,他说:“起二句其在人焉,呼之欲出。”这首诗不是单纯地写圣女,而是借圣女写人,这个人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一个女道士。从诗中“人向定有崔罗什,天上应无刘武威”二句,也可以明显地看出是写他思念的人的故事。关于写作年代,张采田认为此诗似属开成二年(837)秋冬之际由长安赴兴元时途经圣女祠之作,从时间上来说,应早于五言排律《圣女祠》。诗意亦符合李商隐二十四、五岁登进士第,赴汉中探令狐楚病,却不知令狐楚将病重去世的心情。
相关诗词
-
经贞女祠
朝赛暮还祈,开唐复历隋。精诚山雨至,岁月庙松衰。窥穴龙潭黑,过门鸟道危。不同巫峡女,来往楚王祠。
-
丛祠树木尤岑蔚
祠凭怪神树不伐,树得岑阴神托威。乡人奠酒女巫醉,祠树不知谁是非。
-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枝与史诚之更相酬和·其二
越女行歌纵棹轻,苍茫别浦晚烟凝。荷花折尽不归去,潋滟扁舟不易胜。
-
题长城驿姜女祠
新秋天气佳,群鸟鸣林木。公事既云已,策杖越山麓。是时雨初收,万象喜新沐。高原扩奇怀,远迩纷来目。古祠覆茅茨,修篁夹径曲。云是秦时女,殉夫长城窟。斯言似不经,史传无专录。山海有高坟,余曾吊昔夙。睹兹然疑生,错误沿流俗。应是...
-
姜女祠和壁间韵
嵯峨片石对秦城,千古存亡动远情。过客谩深姜女恨,芳名翻幸祖龙成。山雄绝塞当祠落,海卷洪涛到岸平。瞻罢出门频叹息,贞魂缥缈望中生。
-
横浦十咏·其五·贤女祠
山崦人家聚,路旁贤女祠。不移初嫁志,宁殒及笄时。古木有生意,清潭即旧知。吾宗女犹尔,况复号男儿。
-
姜女祠
凄风秃树吼斜阳,尚作悲声吊国殇。千古无心誇节义,一身有死为纲常。由来此日称姜女,尽道当年哭杞梁。长见秉彝公懿好,讹传是处也何妨。
-
巫山神女祠
石为础兮枫为柱,梅为梁兮萝为宇。朝行云兮暮行雨,空山寂寥兮谁其与语。奠椒浆兮荐芳芷,进女巫兮笙竽盈耳。目盻盻兮杳冥,瞻翠鸾兮云里。郁阳台兮山陬,竖灵旗兮来游。风肃然兮云收,冀少留兮夷犹,无遄返兮使我烦忧。桂花发兮露零,秋山空兮月明。玄猿哀兮白鹤鸣,怅望不及兮使我凝情。
-
谒元圣祠
东山宗国重巡狩,元圣崇祠设苾芬。三吐有勤殷接士,一篇无逸训为君。辅成迹不同迁甲,忠武心原为孝文。官礼雎麟共条贯,诸家注解惜徒纷。
-
题姜女祠
去国寻夫几万程,荒山完节一身轻。竹支犹写登高恨,泉水空闻痛哭声。皦日青松余正气,悲风白骨怨长城。秦灰既冷芳名烈,不比人间儿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