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九日渡江》是明代诗人李东阳重阳节作客扬子江畔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诗人从瓜步烟树、建康山形,联想到自身如今寄寓天涯,思乡之念顿起,从而得出滋生无穷的慨叹。全诗清丽流畅,辞情兼美,确为佳构。
- 作品出处北上录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明代
创作背景
成化十六年(1480年),李东阳被派为应天(今江苏南京)乡试考官,公干完后,由南京渡江往扬州北上,时逢重阳;思亲之感油然而生,遂赋《九日渡江》此诗。
相关诗词
-
《九日寄江北兄弟》拼音版
登高虽有兴,羁旅亦消魂。插鬓茱萸细,题诗蟋蟀喧。黄花一樽酒,斜日最高原。回首江天迥,翩翩塞雁翻。
-
《九日浦江王水亭共泛二首·其一》拼音版
长庐古陂城一偏,楼台波水秋相鲜。紫萸黄菊有今日,翠管银筝须此筵。微风改席徐回缆,落日留宾更进船。漫说龙山能落帽,何如李郭共登仙。
-
《九日至江州问王使君》拼音版
九日浔阳县,门门有菊花。白衣今送酒,若个是陶家?
-
《九月二十九日同罗服卿及社中诸兄弟登高二圣寺二首·其一》拼音版
昔去逢秋至,今来送九归。菊残将入枕,绵老渐装衣。定起书黄叶,杯阑语翠微。禅翁兼醉侣,一种不相违。
-
《自绍兴一日渡江至圣因寺行宫》拼音版
朝辞馀暨暮钱塘,片刻长江稳渡航。未免情殷恋西子,不殊风便送滕王。快晴乍觉烘山翠,弦月遥疑钓水光。十亩行宫游不足,憩閒命笔玉兰堂。
-
《元日渡江二首·其一》拼音版
残日楼台媚远天,清寒先觉鬓毛偏。多情桑梓依江郭,过眼烟花改岁年。龙气常占云五色,蓬山只隔路三千。东风似解知人意,吹向梅边复柳边。
-
《秋日渡江》拼音版
瓜渚轻舠破浪风,金焦山麓乱流中。秋高不避波涛险,欲看江南柿叶红。
-
《送友至武定金沙江教读》拼音版
此去金沙江,日饮江中水。此水来吾乡,清冽孰比美。我昔游五马,行行到马市。遥知蜀西路,迢递接西迤。沪水五月渡,千载诸葛垒。自从玉斧挥,河山划表里。汉祠安在哉,革囊亦已矣。铁锁跨长虹,山川何迤逦。临流可赋诗,茫茫谁遣此。念子儒雅风...
-
《九月二十九日感事》拼音版
乌鸣天欲霜,东南飞欃枪。红巾来何处,片帆渡富阳。杀人铁岭关,流血河水殷。官弁未接厉,荼毒偏稽山。我闻太守贤,苕霅靖烽烟。下车无半月,濠水凿城坚。米粟非不多,况乃乘天险。一朝变部兵,粒火腾高焰。古来名将士,和衷石投水。李广岂不伟,竟至朔北死。
-
《渡吴淞江》拼音版
九月渡江江水落,荻花岸岸与秋连。沙桥攲侧平当树,江鹤翻回巧触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