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渡江
〔明〕
秋风江口听鸣榔(2),远客归心正渺茫。
在秋风中伫立江口听船家把船舷敲响,远在他乡作客回乡的心情一片渺茫。
万里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乾坤万里独对着这无尽的江水,人生百年能遇上几个风和日丽的重阳。
烟中树色浮瓜步(1),城上山形绕建康(2)。
瓜步镇飘浮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建康城四面环绕着连绵的山冈。
直过真州(1)更东下,夜深灯影宿维扬(2)。
一直过了真州再向东驶去,到深夜就可住宿在灯火通明的维扬。
小提示:李东阳《九日渡江》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九日渡江》是明代诗人李东阳重阳节作客扬子江畔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诗人从瓜步烟树、建康山形,联想到自身如今寄寓天涯,思乡之念顿起,从而得出滋生无穷的慨叹。全诗清丽流畅,辞情兼美,确为佳构。
- 作品出处北上录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明代
创作背景
成化十六年(1480年),李东阳被派为应天(今江苏南京)乡试考官,公干完后,由南京渡江往扬州北上,时逢重阳;思亲之感油然而生,遂赋《九日渡江》此诗。
相关诗词
-
廿一日渡江
昨日渡长淮,今日渡长江。长江更比长淮阔,凌空自有飞凫双。凫双飞,风不起,天清清,水瀰瀰。眼中不复见尘沙,只有青山如画里。青山如画画不如,十年归梦绕吾...
-
癸丑九日次江城南见寄韵
去年今日雨丝丝,犹记登高步屧迟。老境又逢重九节,深情还枉故人诗。重岩细菊筋骸倦,落木西风鬓发知。赖有好怀相慰藉,主人况是郑当时。
-
六月十日渡江寄居海门太平港
安期顿惊元旦死,妇戕其夫古无是。贺节今年好语无,机兆祸先暗有使。时过无何戒渐忘,悠悠举国谁预防。横空贼至夜呼急,掩甲曳兵争出亡。官不爱民民失庇,上下相乖多退避。仁为父母虐为雠,保卫同心安可致。万匪猖狂拥似蜂,杀人无数迫人从。掘地坏垣万物毁,驰驱江上若当冲。东乡义起乡团锐,日日当锋争奋励。勇跃先登不顾身,直入南城坠诡计。赤日当空汗雨挥,鼓衰力尽不成围。天兵空望隔霄汉,民力日疲方寸乱。先人陇上松楸无,茫茫四顾肠如断。长物无多易束装,不嫌避地寄他乡。扬帆挈眷过如海,栖息茅堂意黯伤。
-
十二月初九日渡海·其一
屯云连岛屿,漏日射波澜。不觉天风劲,空怜海水寒。乞归翻远逝,称老得游观。鸟兽同群者,移情可是难?
-
九日和江寅长韵
秋深何独葛洪川,锦水西风亦飒然。邻瓮吝赊无醉处,篱花烂放足吟边。霜横雁度天拖字,潦尽蛟潜水没涎。三径有盟知久负,浮萍江汉愧年年。
-
元日渡江二首·其二
潮回沙际识春回,远见帆樯映雪开。向晚中流空日月,倚天隔岸有楼台。波涛东下元相逐,鸥鹭群飞莫浪猜。一望海云俱不极,令人遥忆济川才。
-
秋日渡江
雁落平沙一雨收,淡烟斜日荻花洲。凭谁与作王摩诘,为写江南水墨秋。
-
九日增江舟中与仁伯代骧两弟小酌
何事登高会,翻为荡桨游。青山曾几日,沧海正宜秋。落照低鸿影,空江罢钓舟。举杯兄弟在,不动插萸愁。
-
九日槎江
清秋百丈正牵江,十里蒹葭一夜霜。挂席微风生远渚,冲人独鸟背斜阳。不须黄菊频簪鬓,何事青山负举觞。酩酊未酬佳节去,秋光空满芰荷裳。
-
和八日登高
八日登高九日同,拒霜宁有两般红。流阴渐老三秋后,嘉客相欢一醉中。尘里仙官应混俗,坐间谈麈自生风。龙山故事今辰会,虽欠笙歌不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