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途中见杏花》是唐代诗人吴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红杏出墙”与“行人正独愁”对比,点明作者的满怀愁绪;颔联给娇嫩欲滴的杏花赋予诗人郁闷不得志,漂泊异乡的忧思情怀;颈联中黄莺与蝴蝶形成对比,用黄莺比托,表达心志;尾联写诗人联想到往年在京城看到的迷人景色。全诗由红杏引起的愁思为切入点,托物寄兴,抒发了诗人对京都的怀念,情思细腻,有温李之风。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途中见杏花》此诗应是吴融遭贬后离开长安的途中所作,即是他“坐累去官”“流浪荆南,依成汭”的境遇之时。诗人此时于途中见春天的各种生机与朝气,可这些反倒显衬得他越发孤苦,故而借杏花托兴。
相关诗词
-
《城外见杏花》拼音版
曲江二十年前会,回首芳菲似梦中。老去京华度寒食,閒来野水看东风。树头绛雪飞还白,花外青天映更红。闻说琳宫更佳绝,明朝携酒访城东。
-
《到梅山弟家见瑞香盛开醉书》拼音版
地因胜境闲中见,花为骚人分外香。数步出山何世界,一春无事是风光。
-
《山花子·春愁》拼音版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
《江路见杏花》拼音版
我行浣花村,红杏红于染。数树照南陂,一林藏北崦。虽惭岭梅高,繁丽岂易贬。雨丝飞复止,云叶低未敛。似嫌风日紧,护此燕脂点。身闲得纵观,无语吾所歉。
-
《春晚至山中因访陈道人》拼音版
一春衰病集残骸,太息流尘覆酒杯。僧钵始知莼菜老,佛瓶初见杏花开。蘋溪小雨成幽讨,松院斜阳又独来。不为爱闲从野叟,年来万事学低摧。
-
《途中见早梅》拼音版
山行初逢建子月,始见寒梅第一枝。遥想吾庐亦如此,谁能千里赠相思。梅花发后思家切,竹间水际出横枝。暗香疏影和新月,自是离情禁不得,触物那堪此时...
-
《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其五》拼音版
梁园久芜没,何以奉君游。故城已耕稼,台观皆荒丘。池塘尘漠漠,雁鹜空迟留。俗衰宾客尽,不见枚与邹。轻舟舍我南,吴越多清流。
-
《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其四》拼音版
欲买尔家田,归种三顷稻。因营山前宅,遂作泗滨老。奇穷少成事,饱暖未应早。愿输橐中装,田家近无报。平生百不遂,今夕一笑倒。它年数亩宫,悬知迫枯槁。
-
《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其二》拼音版
我昔去彭城,明日河流至。不见五斗泥,但见三竿水。惊风郁飙怒,跳沫高睥睨。潋滟三月馀,浮沉一朝事。分将食鱼鳖,何暇顾邻里。悲伤念遗黎,指顾出完垒。缭堞对连山,黄楼...
-
《峡石道中口占》拼音版
淮日晖晖浴暖沙,小桥斜巷两三家。不知春色来多少,是处墙头见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