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池春·残寒销尽
〔宋〕
残寒消尽,疏雨过、清明(1)后。花径(2)敛馀红,风沼(3)萦新皱(4)。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5)晚昼,著人(6)滋味,真个浓如酒。
冬日的残寒散尽,小雨过去,已到了清明之后。花间的小径聚敛着残馀的落红,微风吹过池沼萦绕起新的波绉,小燕子在庭院门窗间穿飞,飘飞的柳絮沾上了衣襟两袖。正是一年中最美妙的时候,夜晚连着白昼。令人感到滋味深厚,真个是浓似醇酒。
频移带眼(1),空只恁(2)厌厌(3)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4)庭前柳。
频繁地移动腰带的空眼,衹是那么白白眼看着病恹恹地消瘦,不见她却又相思,见了她却还是分离,相思依旧。为此要问与其频频相见,何如永远亲密厮守?天公无情天不老,人有情却落得孤独无偶,这份相思别恨谁理解,姑且将它交托庭前的杨柳。
小提示: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谢池春·残寒销尽》是北宋词人李之仪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伤春怀人词,抒写离别相思之苦。上片描绘暮春落红满径、飞絮飘舞的景色,动静结合,画面鲜明;下片抒写深情相思企盼的凄楚愁苦,以寻常口语细细倾诉,极富人情味,真挚感人。全词用语浅白通俗,写景华丽浓艳,抒情含蓄深婉,春思细腻,情景兼美,有柳永之遗风。
创作背景
李之仪作词较看重词的特性,他曾批评柳永“韵终不胜”,但实际上他自己的词作风格和柳词相近,正如清代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所评:“姑溪词长调近柳,短调近秦,而均有未至。”李之仪的慢词,用语俚俗生动,抒情细腻婉曲,很有柳词风味,这首《谢池春》即是其中一例。
相关诗词
-
谢池春·和孙夫人韵
一寸芳心,怎著许多烦恼。倩霜毫,闲愁自草。千缕幽怀,恨不能多告。想东君、也应知道。海角天涯,甚日始同欢笑。论功名,封侯信杳。折梅逢使,寄陇头应早。休相负、故园春老。
-
踏莎行·题吴湖帆夫人绿遍池塘草图册
镂凤才名,彩鸾仙韵。玉台兰雪融心印。东风重返谢池春,千秋慧业销磨尽。恼带鸳慵,撩钗燕困。西亭翠被栖香烬。丹青忍续断肠吟,吴霜一夜沾潘鬓。
-
谢池春·万壑千岩
万壑千岩,冬日潇潇清雅。是谁将、王尘轻洒。卷帘遥望,疑白云归也。何从辨、峰峦高下。寒鸦古木,此际真堪图画。邱中人、定然闲暇。鸣琴对酒,谢尘寰车驾。赋招隐、蓬门关罢。
-
唐多令·连雨台中卧病作·其二
两细又风斜,小庭开槿花。问高楼,燕子谁家?可惜谢池春草色,尽分付,与鸣蛙。往事一咨嗟,病加愁更加。悄愔愔,自掩窗纱。白日相思空做梦,谁念我,老天涯。
-
谢池春·放翁韵
乍解征鞍,又理汉江归棹。不思量、恹恹病倒。今宵欢尽,怕鸡窗催晓。柳丝愁、恨花偏笑。东风转眼开了,酴醾须到。约重来、还须去早。餐风眠露,嘱蛾眉休扫。最伤心、袖边人老。
-
剑池曹广文送府学院检讨
峨峨虎丘山,湛湛剑池水。水深人莫测,草生寒不萎。世传龙祖剑,斫断苍云根。千古两绝壁,铁花点苔痕。僧厨转辘轳,阴厓落冰雪。临池人有语,响答出林樾。先生屡幽赏,盥濯弹...
-
小重山·销尽炉香欲二更
销尽炉香欲二更。夜凉深院静、拥银屏。声声寒雁落沙汀。潇湘远,好梦总难成。独门赋秋声。百年多少事、草虫鸣。天涯谁与寄离情。芭蕉雨,点滴到天明。
-
立春日喜甥陆懋至
客边寒已尽,喜汝共春来。况有乡园信,能无怀抱开。辛盘初试菜,午馔更添杯。念我本多寂,匆匆莫便回。
-
溪居春晚
残红堆径厚于苔,偶与寻诗晚步来。只道春光归已尽,隔溪犹有野棠开。
-
题夏昶四时画竹图四首·其一·凤池春雨
龙种初栽凤沼边,春深玉立已参天。为乘好雨添幽色,不是浓云与淡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