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祠记
〔明〕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灵鹫山和博南山有象的祠庙。那山下住着的许多苗民,都把他当作神祭祀。宣尉使安君,顺应苗民的请求,把祠庙的房屋重新修整,同时请我做一篇记。我说:“是拆毁它呢,还是重新修整它呢?”宣慰使说:“是重新修整它。”我说:“重新修整它,是什么道理呢?”宣尉使说:“这座祠庙的创建,大概没有人知道它的起源了。然而我们居住在这里的苗民,从我的父亲、祖父,一直追溯到曾祖父、高祖父以前,都是尊敬信奉,并诚心祭祀,不敢荒废呢。”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我懂得了!君子爱这个人,便推广到爱他屋上的乌鸦,更何况是对于圣人的弟弟呢!既然这样,那么兴建祠庙是为了舜,不是为了象啊!我猜想象的死去,大概是在舜用干舞羽舞感化了苗族之后么?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古代凶暴乖戾的人难道还少吗?可是象的祠庙却独独能传到今世。我从这里能够看到舜的品德的高尚,进入人心的深度,和德泽流传的辽远长久。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象的凶暴,在开始是这样的,又怎见得他后来不被舜感化呢?《书》不也是说:“克谐以孝,醇厚友善,不格奸”,瞽瞍也能听从,那么他已经被舜感化成为慈祥的父亲了。如果象还不尊敬兄长,就不能够说是全家和睦了;他上进向善,就不至于仍是恶;不走上邪路,就说明一定会向善。象已经被舜感化了。确实是这样啊!孟子说:“天子派官吏治理他的国家,象不能有所作为呢!”这大概是舜爱象爱得深,并且考虑得仔细,所以用来扶持辅导他的办法就很周到呢。从这里能够看到象被舜感化了,所以能够任用贤人,安稳地保有他的位子,把恩泽施给百姓,因此死了以后,人们怀念他啊。诸侯的卿,由天子任命,是周代的制度;这也许是仿效舜封象的办法吧!
吾于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我因此有理由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天下没有不能够感化的人。既然这样,那么唐朝人拆毁象的祠庙,是根据象开始的行为;现在苗民祭祀他,是信奉象后来的表现。这个意义,我将把它向世上讲明。使人们知道,人的不善良,即使跟象一样,还能够改正;君子修养自己的品德,到了极点,即使别人跟象一样凶暴,也还能够感化他呢。
小提示:王守仁《象祠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象祠记》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借苗人翻修象祠一事,引出议论。象之所以被苗民祭祀,是因为他在舜的感化下改恶从善,作者宣扬了“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观点,即君子应该修身正德,以德感化天下人,具有激励人改过向善的积极意义。作者从具体的事实得出抽象的结论,并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是其心学思想的反映,可谓小处见大,立意不凡。全文构思巧妙,见解独特。语言平正典雅,能引经据典为论点作注脚,此又一特色。但是文中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创作背景
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象,是舜的同父异母兄弟,在父亲瞽瞍的支持下,多次企图杀害舜,但都没有成功。舜不计前嫌,继位后仍封他为有鼻国国君。众所周知,虞舜的弟弟象不仁不善,作为一个反面人物没有人愿意纪念他,唐人就曾拆毁过有鼻象祠,可灵博山仍然有许多苗人在恭恭敬敬地祭祀他。唐朝毁象祠后800年,明朝正德三年(1508年),贵州直宣慰使安贵荣顺苗民之求重修象祠,并请谪居贵州修文龙场的王守仁作文。王守仁应宣慰使请求写下这篇《象祠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关诗词
-
乙亥北行日记
...皆水弥漫,不辨阡陌。私叹水利不修,天下无由治也。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惜无有以此为念者。仰观云气甚佳:或如人,或如狮象,如山,如怪石,如树,倏忽万状。余尝谓看云宜夕阳,宜雨后,不知日出时看云亦佳也。是日仅行四十里,抵临淮;使人入城访朱鉴薛...
-
百字令·沔县谒诸葛武侯祠
阵云似墨,掩丛祠、常与军山终古。废垒萧萧依沔上,万壑松涛犹怒。鹤下层霄,猿吟邃谷,彷佛灵旂驻。宗臣遗象,望中犹想纶羽。记否。古驿沙黄,风斜雨骤,迟我西征赋。世事如棋经几劫,不数三分割据。起陆龙蛇,处堂燕雀,争得南阳顾。倚天舒啸,石琴烟际重抚...
-
古镜记
...设八卦,卦外置十二辰位,而具畜焉。辰畜之外,又置二十四字,周绕轮廓,文体似隶,点画无缺,而非字书所有也。侯生云二十四气之象形。承日照之,则背上文画,墨入影内,纤毫无失。举而扣之,清音徐引,竟日方绝。嗟乎,此则非凡镜之所同也。宜其见赏高贤,自称...
-
题白鹤峰苏文忠公祠赠用公
...在,不愁无地挹风流。【其二】袈裟身似岁寒松,白首栖閒祗鹤峰。蝉已无心长不食,龙犹有角更多聪。槎江水抱城阴曲,象岭云含塔影重。掌故先朝还记否,兼旬相对喜从容。【其三】咫尺糟丘即洞天,狂歌一一总通禅。无生不使神仙得,却老休将服食传。双岳乍分空雨外,...
-
五言和波仑师登佛授记阁一首
...宝坊。龙宫横雾术,雁塔亘霞庄。窈窕分千仞,参差耸百常。绣棂悬叠槛,画拱映雕梁。宝座开千叶,金绳下八行。青龙浮刹柱,白马对祠场。树踊金银色,莲开日月光。东西分闬庑,左右控池隍。瑞叶擎朝露,祥花送晚香。天衣随劫拂,仙梵逐风扬。忽有三空士,来宣七觉...
-
金人捧露盘·瞿留守祠用罗壶秋韵
野沙黄,鹃血紫,鬼燐红。记艰难、鱼水遭逢。挥戈挽日,箐烟蜑雨翼翔龙。黄支象马,朱旗展、七萃军容。骨自碎,睢阳垒;功难纪,未央钟。天南柱、劫火摧铜。云中金甲,至今崖海扈端宗。牙门宣国,毅魂立、铁骑...
-
沁园春·括范文正严先生祠堂记
子陵先生,故人光武,以道相忘。幸炎符在握,六龙在御,臣来亿兆,阳德方刚。自是先生,独全高节,归去江湖乐未央。动星象,被羊裘傲睨,一世轩裳。高哉不事侯王。爱此地山高水更长。盖先生心地,超乎日月,又谁如光武,器量包荒。立懦廉顽,有功名教,...
-
祠阙里雅
...诜胄子。布席横经,披陈奥旨。圜桥肃听,晬容有喜。陟彼泉林,厥流孔滮。维兹桧文,厥枝孔虬。万年不凋,圣人所树。皇心愉愉,爰记爰赋。帝恩优渥,零露瀼瀼。流根润叶,受祉无疆。匪曰赉之,孔氏之光。斯文丕显,邦家之庆。泗水汤汤,孔林苍苍。文草灵蓍,辇路...
-
白鹿洞谒朱子祠
...心源则已传,经义未尽阐。皇哉考亭子,负荷万世鲜。卓识出困知,定力生实践。说书抉阃奥,删史严斧冕。宛然起先圣,面质订讹舛。记诵讥杂揉,词章病芜浅。况乃异端蔽,忍使滋淟涊。赤日悬中天,纤翳长风卷。照彼魑魅徒,情状露愧腼。...
-
广州州学记系诗
...二氏,尚能尊师。岂伊吾儒,曾是弗为。道废若此,莫或耻之。振而起诸,岂不在兹。爰命鸠材,僝工以时。肇新两序,翼如翚飞。载辟祠庭,奂其轮而。颐指而化,鬼设神施。乃延师生,来燕来处。匪怒伊教,载笑载语。笾豆有践,殽核维旅。以妥以侑,礼仪具举。济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