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祠记
〔明〕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吾于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象祠记》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借苗人翻修象祠一事,引出议论。象之所以被苗民祭祀,是因为他在舜的感化下改恶从善,作者宣扬了“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观点,即君子应该修身正德,以德感化天下人,具有激励人改过向善的积极意义。作者从具体的事实得出抽象的结论,并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是其心学思想的反映,可谓小处见大,立意不凡。全文构思巧妙,见解独特。语言平正典雅,能引经据典为论点作注脚,此又一特色。但是文中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创作背景
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象,是舜的同父异母兄弟,在父亲瞽瞍的支持下,多次企图杀害舜,但都没有成功。舜不计前嫌,继位后仍封他为有鼻国国君。众所周知,虞舜的弟弟象不仁不善,作为一个反面人物没有人愿意纪念他,唐人就曾拆毁过有鼻象祠,可灵博山仍然有许多苗人在恭恭敬敬地祭祀他。唐朝毁象祠后800年,明朝正德三年(1508年),贵州直宣慰使安贵荣顺苗民之求重修象祠,并请谪居贵州修文龙场的王守仁作文。王守仁应宣慰使请求写下这篇《象祠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关诗词
-
宜黄县县学记
...于一家,一家之行修,移之于乡邻族党,则一县之风俗成,人材出矣。教化之行,道德之归,非远人也,可不勉与!县之士来请曰:“愿有记。”其记之。十二月某日也。
-
自鄂渚至夔府途中记所见一百十韵
...味若闻韶。孺子沧浪曲,渔人欸乃谣。逃虚音可喜,得隽语同嚣。秋老江经夏,湖平境过宵。夜鸣疑有虎,昏吠喜闻獢。遗俗怀吴主,荒祠类楚昭。巨鳞烹缩项,白粲籴长腰。茅舍橘初熟,江村枫未凋。柳枝犹楚楚,竹泪尚思姚。雨后禾收晚,霜前麦见荞。风清玉沙界,月吐...
-
严先生祠堂记
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
-
某二年于夔窃食而已无德于民尤无功于学校泮宫诸生相与肖其象而祠之意固厚矣然非所宜得呈苏校授
一麾出守喜来夔,日与诸生泳圣涯。窃取于城勉忠孝,来能如衮进文词。从公于迈误成颂,尔貌不扬何足祠。为语广文休作记,粗沙大石定磨碑。
-
题白鹤峰苏文忠公祠赠用公
...在,不愁无地挹风流。【其二】袈裟身似岁寒松,白首栖閒祗鹤峰。蝉已无心长不食,龙犹有角更多聪。槎江水抱城阴曲,象岭云含塔影重。掌故先朝还记否,兼旬相对喜从容。【其三】咫尺糟丘即洞天,狂歌一一总通禅。无生不使神仙得,却老休将服食传。双岳乍分空雨外,...
-
五言和波仑师登佛授记阁一首
...宝坊。龙宫横雾术,雁塔亘霞庄。窈窕分千仞,参差耸百常。绣棂悬叠槛,画拱映雕梁。宝座开千叶,金绳下八行。青龙浮刹柱,白马对祠场。树踊金银色,莲开日月光。东西分闬庑,左右控池隍。瑞叶擎朝露,祥花送晚香。天衣随劫拂,仙梵逐风扬。忽有三空士,来宣七觉...
-
庄子·外篇·(5)天地
...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故曰: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记》曰:“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夫子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
-
游褒禅山记
...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遊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遊者不能穷也,谓之後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
-
桂州新城记
...、仲山甫盖等矣,是宜有纪也。故其将吏相与谋而来取文,将刻之城隅,而以告后之人焉。至和二年九月丙辰,群牧判官、太常博士王某记。
-
余姚县海塘记
自云柯而南,至于某,有堤若干尺,截然令海水之潮汐不得冒其旁田者,知县事谢君为之也。始堤之成,谢君以书属予记其成之始,曰:“使来者有考焉,得卒任完之以不隳。”谢君者,阳夏人也,字师厚,景初其名也。其先以文学称天下,而连世为贵人,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