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癸丑春分后雪》是北宋诗人苏轼创作的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表露了贬官对于圣上和权臣的不满和幽怨,抱怨他们耍阴谋迫害善良。
- 作品出处苏东坡全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宋神宗赵顼熙宁六年(1073)春分(3月14日)后的一场雪,时苏轼左迁杭州通判。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稀里糊涂地卷入了变法,被纳入守旧派中,由于新旧两种势力的激烈争斗,变法运动就演成了党派之间的群斗,甚至发展到诬陷攻击、栽赃陷害的程度。苏轼清醒地看到,如果继续这样混战下去,必将重蹈庆历覆辙,于是主动上书朝廷,要求贬官杭州,这当然也是新派求之不得的事情。在熙宁三年,苏轼便出任了杭州通判。
相关诗词
-
《癸丑春,吴子冠英为予写照,并问何图,予漫应之曰:随意,遂名随意图。率成短句为诸吟坛引玉》拼音版
快意百不一,拂意什八九。人生忧劳中,坐是搔白首。委心学陶公,齐物师庄叟。揆之于圣贤,曰唯唯否否。绝在必固先,诚于格致后。白云生远峰,野泉流谷口。愿学非曰能,此理质良友。
-
《踏莎行·癸丑三月赋》拼音版
叠砌苔深,遮窗松密。无人小院纤尘隔。斜阳双燕欲归来,捲帘错放杨花入。蝶怨香迟,莺嫌语涩。老红吹尽春无力。东风一夜转平芜,可怜愁满江南北。
-
《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拼音版
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老惜光阴甚,慵牵兴绪孤。偶成投秘简,聊得泛平湖。郡邑移仙界,山川展画图。旌旗遮屿浦,士女满闉闍。似木吴儿劲,如花越女...
-
《咏廿四气诗·春分二月中》拼音版
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梁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
-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拼音版
【其一】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其二】群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少作冰。最爱东山晴后雪,却愁宜看不宜登。
-
《柳梢青·花朝春分》拼音版
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花前倍觉无聊,任冷落、珠钿翠翘。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
《春不雨》拼音版
...石竹新作芽,游丝已罥樱桃花。鸣鸠乳燕春欲晚,杖藜时复话田家。田家父老向我说,“谷雨久过三月节。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我闻此语重叹息,瘠土年年事耕织。暮闻穷巷叱牛归,晓见公家催赋入。去年旸雨幸无愆,稍稍三农获晏食。春来谷赋复伤农,不见饥...
-
《春日田家》拼音版
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
《春寒连日不出》拼音版
海棠花入燕泥干,梅子枝头已带酸。老去懒寻年少梦,春分不减社前寒。著书敢望垂千载,嗜酒犹须隐一官。正是闲时无客过,小庭斜日倚阑干。
-
《偷声木兰花·春分遇雨》拼音版
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焦人不过轻寒恼,问卜怕听情未了。许是今生,误把前生草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