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志诗二首·其二
〔两汉〕
大道(1)虽夷(2),见几(3)者寡(4)。
自然法则虽然很难平易,但事先明察事物的细微变化的人很少。
任意(1)无非(2),适物(3)无可(4)。
率性而行就不会有是非的牵挂,只要顺应外物的变化,就无所谓可与不可。
古来绕绕(1),委曲(2)如琐(3)。
人们总是为声明利益所缠绕,就像雕镂的纹琐一样弯曲不展。
百虑何为(1),至要(2)在我。
思虑万千,不知道人生的至理,只在于保存自身。
寄(1)愁天上,埋(2)忧地下。
寄托愁绪于神明,隐藏忧虑于大地。
叛散(1)五经(2),灭弃风雅(3)。
背离五经,废弃儒家经典。
百家(1)杂碎(2),请用从火(3)。
哪些诸子百家和经典,请付之一炬全部焚毁。
抗志(1)山西(2),游心(3)海左(4)。
坚持平素志向不动摇不屈服,恣意骋怀在山东一带。
元气(1)为舟,微风为柁(2)。
以自然之气为舟楫,为微风为船舵。
敖(1)翔太清(2),纵意容冶(3)。
翱翔在天空之间,游乐在天地之间。
小提示:仲长统《见志诗二首·其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见志诗二首》是东汉诗人仲长统创作的一组四言古诗。第二首则着重表现了对世俗种种的蔑视和批判,发出了“叛散五经,灭弃风雅”的离经叛道之语,强烈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名教”统治的不满。二诗虽用四言体式,但不拘典雅之则,想象缤纷,用语清奇,具有楚《骚》风神,在汉四言诗中独具特色。
- 作品出处后汉书
- 文学体裁四言诗
- 创作年代东汉
创作背景
治世多事业中人,乱世多旷达之士。在汉王朝鼎盛之际,不要说像霍去病这样的武夫,曾满怀“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豪情;就是司马迁这样的文人,也充满了继孔子作《春秋》、“小子何敢让也”的壮心。而汉末动乱时代,却是草莽好汉、“乱世枭雄”驰骋的世界。像仲长统这样的文士,既无统率士众逐鹿中原之力,又不愿依附于邪恶强权之辈,当其找不到政治出路时,功名事业之心便自然冷淡了。但因为他生性“俶傥”“不矜小节”,故对世事的愤慨之情,往往发为睥睨一世的旷达狂言。这两首《见志诗》,正是他在被时人“谓之狂生”期间所作的作品。
相关诗词
-
赓吴竹修雪诗二首·其二
天将洁白洗纷华,谁识人闲有叹嗟。驴子已无诗客路,羔儿偏属武流家。惊心玉树伤遗曲,回首琼林忆赐花。毕竟纷纷总成幻,抱琴无语剡溪涯。
-
杂诗二首·其二
远送新行客,岁暮乃来归。入门望爱子,妻妾向人悲。闻子不可见,日已潜光辉。孤坟在西北,常念君来迟。褰裳上墟丘,但见蒿与薇。白骨归黄泉,肌体乘尘飞。生时不识父,死后知我谁。孤魂游穷暮,飘摇安所依。人生图嗣息,尔死我念追。俯仰内伤心,不觉泪沾衣。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
-
述志诗二首·其一
潜龙育神躯。跃鳞戏兰池。延颈慕大庭。寝足俟皇羲。庆云未垂景。盘桓朝阳陂。悠悠非吾匹。畴肯应俗宜。殊类难徧周。鄙议纷流离。轗轲丁悔吝。雅志不得施。耕耨感宁越。马席激张仪。逝将离羣侣。杖策追洪崖。焦股振六翮。罗者安所羁。浮游太清中。更求新相知。比翼翔云汉。饮露餐琼枝。多念世间人。夙驾咸驱驰。冲静得自然。荣华安足为。
-
在怀县作诗二首·其二
春秋代迁逝,四运纷可喜。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我来冰未泮,时暑忽隆炽。感此还期淹,叹彼年往驶。登城望郊甸,游目历朝寺。小国寡民务,终日寂无事。白水过庭激,绿槐夹门植。信美非吾土,祗搅怀归志。眷然顾巩洛,山川邈离异。愿言旋旧乡,畏此简书忌。祗奉社稷守,恪居处职司。
-
杭州天竺灵隐二寺顷岁亦布衣一游及赴镇会稽不敢以登临自适竟不复到寺寺多猿猱谓之孙团弥长其类因追思为诗二首·其二
人烟不隔江城近,水石虽清海气深。波动只观罗刹相,静居难识梵王心。鱼扃昼锁龙宫宝,雁塔高摩欲界金。近日尤闻重雕饰,世人遥礼二檀林。
-
詹阁学持国挽诗二首 其二
至行无瑕玷,今人见古人。伤时心独切,接物语能真。丘壑寻春旧,松杉堕泪新。飘零一樽酒,无复听谆谆。
-
叔父朝请挽诗二首 其二
四纪儒林誉,谈经我一门。那知诗礼学,晚失父师尊。阡陌南阳旧,松杉厚夜温。心摧寒日落,泪尽晚云昏。
-
次韵维心赋次律见一亭二首·其二
循除春水渐淙淙,心静魔军久已降。未省芳菲谁是伴,不妨鹦燕自成双。眼中浊酒倾如海,门外清溪欲拟江。会见扶藜添一老,共听疏竹响风窗。
-
贾太夫人王氏挽诗二首·其二
忆昨容衣未祔姑,哀深反哺白头乌。佳城欲见千年日,旅殡先求五父衢。汲汲素冠蒙雾雨,翩翩丹旐历江湖。竟成窀穸干戈后,此事哀荣世所无。
-
广川夫人挽诗二首·其二
秋风一夕霣庭萱,无复春归寿母门。修墓已将徵在合,渡江犹喜伯仁存。早为举案齐眉妇,晚见扶床坐膝孙。全福了无毫发恨,始知阴德自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