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是隋唐时期诗人王绩的诗作。这是一首思乡诗。作者在外居官多年,思念故乡之情油然而生。这时,遇见了家乡来的人,便殷勤问起亲戚朋旧、居室池台、园林植树等情况,表达了恋念故乡的情思。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初唐
创作背景
公元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底或翌年初,王绩三十七八岁,友人薛收曾到龙门访问他,促其出山,不久,他就应召入长安,待诏门下省。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王绩四十三岁,他的兄长王凝以监察御史身份弹劾大臣侯君集,涉及太尉长孙无忌,王氏兄弟受到压抑,王绩以“脚疾”罢归。《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此诗或作于诗人旅居京华,两次归田之前。而以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的可能性最大。诗人由于见到了远道而来的乡人朱仲晦,稍事寒暄,即亟不可待的询问故乡情况,因此做出此诗。
相关诗词
-
《诸人颇有和余百梅诗者各赋一首·其三·鲍》拼音版
诗境千梅匝草堂,参军今又课梅忙。悬知句子追群谢,每见乡人说季方。处士骨寒谁得髓,老夫鼻塞尚闻香。请君摘出惊人语,玉笛横吹入乐章。
-
《出门见明月》拼音版
出门见明月,入门思故人。故人如此月,一见一回新。明月相见多,故人相见少。问尔何因缘,长似此月好。故人在何处,南北东西路。明月在咫尺,夜夜庭前树。明月莫亏缺,故人莫离别。愿月如故人,故人亦如月。
-
《思二亭送光禄谢寺丞归滁阳·其二》拼音版
吾尝思丰乐,魂梦不在身。三年永阳谪,幽谷最来频。谷口两三家,山泉为四邻。但闻山泉声,岂识山意春。春至换群物,花开思故人。故人今何在,憔悴颍之滨。人去山自绿,春归花更新。空令谷中叟,笑我种花勤。
-
《仲至迁居同曹家西巷在蔡湖之北也·其三》拼音版
陋巷本非朝市喧,亦无车马到吾门。清风对客忘朱夏,流水令人思故园。道曲柳阴低白昼,天涯月色照黄昏。一官彼此多闲暇,万事从容欲细论。
-
《和故人韵·其一》拼音版
去岁湟中谷,医疮咸粜新。一言堪救药,三秩敢贪嗔。自是仁由己,休论哲保身。当时若喑默,何面见乡人。
-
《游叶丞相园有感·其一》拼音版
费尽心灵用尽功,林间台榭巧玲珑。可怜花木无愁思,不见主人依旧红。
-
《元亮诗次玉局翁过二李故居韵赏仆作草堂于故园同赋一章》拼音版
兄家咸阳公,馀泽被岩麓。怪底多圭璋,蓝田自生玉。我独出衰绪,嗜酒仍爱竹。昼眠殷晴雷,看云腰不束。作堂延野色,风吹草心绿。情间飞鸟亲,相呼暝投宿。往往辽东鹤,来栖手栽木。心期得幽子,浩歌去边幅。抱瓮同灌畦,牵萝来补屋。修文不无人,付渠调玉烛。
-
《送乡友李原善南还》拼音版
客里思乡正惆怅,故人忽自乡山来。入门相见惊且喜,便问何日离苏台。来时老亲曾否见,容颜比旧谁强健。小弟真能养志无,交游孰肯常相念。君言亲健思我归,难弟孝养真无违。乡闾月旦论人物,数我情好而今稀。我闻君言泪如注,旋开书屋留君住。悲尽欢生索酒来,与君痛饮愁君去。可怜住...
-
《见乡人程大》拼音版
...落魄天涯几秋色。凤池昨遇故乡人,不道姓名应不识。布衣拂却长安尘,相看感叹念情亲。青春作客无远近,白发从军多苦辛。以兹失路谁相顾,我向东流子南去。归梦不离沧海云,边愁远絓青枫树。枫树丛林隔海天,百年聚散一茫然。簪缨故旧应谁在,萍梗江湖祇自怜。临歧执...
-
《思故园》拼音版
柳外高风尽日吹,春来不省见花枝。汉傍别墅三株杏,记得飘零似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