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直接从白云入手,择取刘十六自秦归隐于楚的行程落笔,写白云随他渡湘水,随他入楚山里,最后祝愿他高卧白云,从白云始,以白云终,以白云形象象征自由不羁、高举脱俗、洁白无瑕的隐者品格,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以及刘十六高洁人格的赞赏之意,隐含了作者与腐败政治的决裂之情。全诗采用歌行体形式,句式上又多用反复、顶真的修辞手法,具有民歌复沓歌咏的风味,加上诗人情真意切,使得整首诗意蕴丰富,诗情摇曳,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杂言古诗
- 创作年代744年
创作背景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这首诗当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李白在长安送刘十六归隐湖南所作。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怀着济世之志,奉召来到长安,然而长安“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燕昭延郭隗》)的政治现实,把他的期望击得粉碎,因此,不得不使他考虑到将来的去向和归宿。此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元代文学评论家萧士赟云:“刘十六楚人而游于秦。其归山者,楚山也。”据诗意刘十六为一隐者,所归之山乃湘中之山也。
相关诗词
-
《南浦岁暮对酒送王十五归京》拼音版
腊后冰生覆湓水,夜来云闇失庐山。风飘细雪落如米,索索萧萧芦苇间。此地二年留我住,今朝一酌送君还。相看渐老无过醉,聚散穷通总是闲。
-
《送刘寰北归》拼音版
南巢登望县城孤,半是青山半是湖。知尔素多山水兴,此回归去更来无。
-
《三字诗六首》拼音版
【其一】寒山道,无人到。若能行,称十号。有蝉鸣,无鸦噪。黄叶落,白云扫。石磊磊,山隩隩。我独居,名善导。子细看,何相好。【其二】寒山寒,冰锁石。藏山青,现雪白。日出照,一时释。从兹暖,养老客。【其三】我居山,勿人识。白云中,常寂寂。【其四】寒山深,称我心...
-
《送马明府归山》拼音版
辞秩入匡庐,重脩靖节居。免遭黑绶束,不与白云疏。送吏各献酒,群儿自担书。到时看瀑布,为我谢清虚。
-
《竹西亭送二十六弟赴定州去年三月亦于此相别即昆冈蒙谷之阳》拼音版
山中招隐地,江上未归人。那可连年别,俱逢欲暮春。乱飞莺恋友,北向雁辞宾。自觉双蓬鬓,萧萧日更新。
-
《呈万菴十章·其一·归山》拼音版
生死轮回第几番,尘尘劫劫不曾闲。一潭湛绿是非海,千尺粉青人我山。性地灵苗思水国,心天明月掩云关。衣中珠子无寻处,今且随邪炼大还。
-
《白云歌》拼音版
...济世徒自劳,一朝运否谁相忆。不知白云何所以,年年岁岁从山起;云收未必归石中,石暗翻埋在云里。世人迁变比白云,白云无心但氛氲。白云生灭比世人,世人有心多苦辛。旋生旋灭何穷已,有心无心只如此。当须体道有贞素,不用浮荣说非是。望白云,白云辽乱满空山,高低赋象非情欲,余遂感之心自闲...
-
《送刘本中归海昌》拼音版
泮宫乐育万菁莪,折柳西湖奈别何。鹦鹉莫题当日赋,骊驹须唱旧时歌。新居近海鱼虾贱,旧学闻诗草木多。绿发交游今白发,河梁携手重吟哦。
-
《登贤山绝顶》拼音版
悬崖秋至始跻攀,缥缈龙宫积翠间。孤幛白云随客到,六时清磬对僧闲。南朝故垒依寒草,落日荒城带楚山。惆怅花林独归去,洞门流水送潺湲。
-
《钱塘十咏·其六·两峰白云》拼音版
南山雪接北山松,云气何曾离两峰。无色飞扬常类鹤,有时变化忽从龙。乐天偶向诗中道,弘景还于岭上逢。忽忆鄱阳亲舍远,凭高望极几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