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残菊》出自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著小说《红楼梦》的第三十八回,是小说人物贾探春所作菊花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十二首菊花诗的总收,诗的前半首暗寓出探春在贾家渐见衰败之时离家出嫁,后半首则是进一步描写探春远嫁的情景。这首诗借描写残菊,暗示了贾府的没落和众人离散的结局。整首诗以各种悲伤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极度悲凉的氛围,预示着探春远嫁的悲剧命运。其中颈联用反衬的手法,借“雁阵”虽“迟”,尚有归期,反衬探春却无返家之日。
- 作品出处红楼梦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创作背景
《残菊》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大观园题咏以后,经过海棠诗会,到菊花诗会,这段时间看起来还是大观园的“太平盛世”,但正统与异端的激烈搏斗;嫡庶之间的生死相争,已经连续发生。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年轻一代,在这座实际是危机四伏的“乐园”里,赏花饮酒,而衰亡的预感,也正在侵袭着他们的享乐生活。此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道题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贾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早已发觉家族暗藏的危机,但没有能力挽救家族,贾探春选题《残菊》,暗示家族将以残局收场。
相关诗词
-
《残菊》拼音版
秋来举盏尚能空,日日东篱绕晚丛。老去诗人似残菊,经霜被酒不成红。
-
《方巡视残菊宗武示晓起独坐之作因次和》拼音版
残菊堆排照曲廊,犹能风底漏微香。朝饥百绕啁啾寂,劫末孤逢意绪长。写影移添张壁画,披衣遥认溢楼霜。吟人自媚双烟坐,偷笑城头雁骛忙。
-
《良月宴于栖遁处赋残菊》拼音版
菊残犹有最高枝,栖遁斋前足自怡。深夜雪霜金锁碎,清晨风雨玉离披。魏公不负题诗好,陶令空嫌送酒迟。怜尔秋香浑未减,餐英回首更何之。
-
《残菊二首·其二》拼音版
世情偏爱菊,吾意独怜残。暂收无限泪,权作片时看。
-
《同宋膳部惟一余太史伯祥过姚太守叙卿斋中看菊得残字》拼音版
霜天下马一尊残,把菊深秋兴倍欢。摇落未应同泽畔,风流今尚在江干。乌衣旧宅通花市,锦石高斋傍蕊栏。笑问东都白居士,许携宾客几回看。
-
《残菊次韵立之》拼音版
小楼残菊伴淹留,卧起都忘岁月遒。自笑后时容爱晚,早成相负敢矜秋。青霞郁意回馀绮,冷月招魂淡一钩。解道孤芳擅天地,骚怀端合付冥搜。
-
《残菊》拼音版
登高过后冷凄凄,独向平原望眼迷。已是不禁愁又见,一枝残菊夕阳西。
-
《残菊二首·其一》拼音版
残菊深秋里,无人雪一堆。莫嫌憔悴甚,曾见十分开。
-
《残菊联句三十韵》拼音版
佳节忽如遗,残菊冻犹绽。深黄媚秋清,淡碧留日晏。微微霜粉傅,滴滴露珠间。馀馨不盈匊,短干才过骭。灌频畏色损,爱重疑景幻。纷披藉楥扶,灼烁...
-
《徐园看菊已残萎矣同莘老作》拼音版
徐园残菊愁吟眸,支离万本皆垂头。繁霜晚节岂辞避,夜来风雨胡相雠。与君来迟敢伤暮,要知劫外叨天优。强张孤芳祓物忌,姿回泉石酬清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