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东屯北崦》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直抒胸臆,痛斥盗贼对百姓的盘剥,颈联和颔联通过对北崦荒凉之景的描写,引出尾联作者对百姓的关切,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767年
创作背景
《东屯北崦》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秋,杜甫迁居这里。杜甫《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曾写到这里的环境: “平地一川稳,高山四面同。”诗人爱这里远离喧闹的市场,幽静秀美。杜甫靠舅氏崔卿翁(暂领夔州刺史)之助,夔州都柏茂琳给他一个管理官田的职务。诗人来夔,先住西阁,再正赤甲,三迁瀼西,秋天又来到东屯,又一次尝到“一岁四行改”的滋味。过惯动荡生活的杜甫,如今找到这有禄食,无官品的工作,至少可以免去奔走之苦。 “人事伤蓬转,吾将守桂丛”,他把东屯看作桃花源式的避乱之地了。可是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决不会满足于一己的温饱,而是时刻想到多灾难的人民。当诗人在东屯北崦看到空无一人的荒村时,他遏制不住自己的愤怒,写下了这首诗。
相关诗词
-
纪辽东二首·其一
辽东海北翦长鲸,风云万里清。方当销锋散马牛,旋师宴镐京。前歌后舞振军威,饮至解戎衣。判不徒行万里去,空道五原归。
-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其一
白盐危峤北,赤甲古城东。平地一川稳,高山四面同。烟霜凄野日,粳稻熟天风。人事伤蓬转,吾将守桂丛。
-
东屯月夜
抱疾漂萍老,防边旧谷屯。春农亲异俗,岁月在衡门。青女霜枫重,黄牛峡水喧。泥留虎斗迹,月挂客愁村。乔木澄稀影,轻云倚细根。数惊闻雀噪,暂睡想猿蹲。日转东方白,风来北斗昏。天寒不成寝,无梦寄归魂。
-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蕴真惬所欲,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
旧闻长沙城东梅坞甚盛近岁亦买园其间念欲一往未果也癸巳仲冬二十有八日始与客游过东屯渡十馀里间玉雪弥望平时所未见也归而为诗以
半生客荆楚,历览非一隅。宁知城东路,有此梅万株。瘦马路晓寒,清风起菰蒲。度溪上平坂,顿觉景物殊。霏雪下晴昼,香雾迷前驱。近坡与远岭,玉立同一区。老树固瑰...
-
和范爱竹三首·其一
半生豪气学元龙,湖海惟知敬数公。徒有贞心招隐逸,恨无巨眼识英雄。天衢骑马衣冠异,雨屋鸣鸡杼轴空。西崦东屯何日了,定应愁老浣花翁。
-
北园杂咏十首·其三
小桥密接西冈路,支径深通北崦村。老子意行无远近,月中时打野人门。
-
散步东村
偶从北崦缭东岗,曳杖行歌踏夕阳。一径入云多鹿迹,数家临水共渔梁。野风萧瑟知秋早,社酒淋漓喜岁穰。邻曲不须怜老惫,尚能寻句答年光。
-
书适·北崦千梢竹
北崦千梢竹,东轩八尺床。遍行欣老健,熟睡领新凉。海石陈书几,陶诗贮药囊。时时一到眼,亦足傲羲皇。
-
北崦
毒热惮轻出,新凉寻旧盟。西郊犹近市,北崦渐谋耕。松菊有佳色,山林无俗情。行行望绩火,一点隔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