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屯北崦
〔唐〕
盗贼浮生(1)困,诛求异俗(2)贫。
因盗贼作乱致使民生困顿,因官府盘剥致使百姓坠入贫穷。
空村惟见鸟,落日未逢人。
空荡荡的村子里只能看见飞鸟,惨淡的落日下空无一人。
步壑(1)风吹面,看松露滴身。
走在山谷中凄凉的风扑面而来,注目松林时冷露滴湿了衣襟。
远山(1)回白首,战地有黄尘(2)。
从这遥远的北山回头遥望,依稀可见弥漫战地的滚滚黄尘。
小提示:杜甫《东屯北崦》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东屯北崦》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直抒胸臆,痛斥盗贼对百姓的盘剥,颈联和颔联通过对北崦荒凉之景的描写,引出尾联作者对百姓的关切,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767年
创作背景
《东屯北崦》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秋,杜甫迁居这里。杜甫《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曾写到这里的环境: “平地一川稳,高山四面同。”诗人爱这里远离喧闹的市场,幽静秀美。杜甫靠舅氏崔卿翁(暂领夔州刺史)之助,夔州都柏茂琳给他一个管理官田的职务。诗人来夔,先住西阁,再正赤甲,三迁瀼西,秋天又来到东屯,又一次尝到“一岁四行改”的滋味。过惯动荡生活的杜甫,如今找到这有禄食,无官品的工作,至少可以免去奔走之苦。 “人事伤蓬转,吾将守桂丛”,他把东屯看作桃花源式的避乱之地了。可是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决不会满足于一己的温饱,而是时刻想到多灾难的人民。当诗人在东屯北崦看到空无一人的荒村时,他遏制不住自己的愤怒,写下了这首诗。
相关诗词
-
东湖
东湖北溆水相通,十里荷花半白红。冷艳已能消酷暑,暗香时复散清风。欲眠别浦无鱼艇,且倚疏栏学钓翁。云起仙庭飞晚雨,洒然身世出尘笼。
-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其二
东屯复瀼西,一种住青溪。来往皆茅屋,淹留为稻畦。市喧宜近利,林僻此无蹊。若访衰翁语,须令剩客迷。
-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其三
道北冯都使,高斋见一川。子能渠细石,吾亦沼清泉。枕带还相似,柴荆即有焉。斫畬应费日,解缆不知年。
-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其四
牢落西江外,参差北户间。久游巴子国,卧病楚人山。幽独移佳境,清深隔远关。寒空见鸳鹭,回首忆朝班。
-
浔阳三题·其三·东林寺白莲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白日发光彩,清飙散芳馨。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我惭尘垢眼,见此琼瑶英。乃知红...
-
东湖北崦人家
柴门映石楠,茅屋似僧庵。蚕候家人熟,耕时父老谙。设罝当兔径,添竹护鱼潭。赛雨鸣箫鼓,迎神向水南。
-
赠前京东王制属
赤叶风欲尽,黄花霜未干。病添予许老,穷迫子能寒。剑蚀蛟还吼,袍尘鹘尚盘。山东河北事,欲语泪汍澜。
-
和东坡红鞓带
...饱经术,期作侍中司御壶。老披青衫更矍铄,上马不用儿孙扶。一朝忽解印绶去,耻将诗礼攘裙襦。悬知百年事已定,却笑列仙形甚臞。东阡北陌西风入,瑞草桥边人叫呼。想见红围照白发,颓然醉卧文君垆。
-
次韵宿东安
淡云缺月两微茫,独酌沽来竹叶香。已把功名比鸡肋,更惊世路似羊肠。心情老去俱消尽,诗律年来觉倍强。解诵东坡北归曲,此身安处是吾乡。
-
雪浪石用苏东坡韵
杜老白帝僦东屯,苏翁稍幸斯州尊。从来诗人半穷困,未必天道迷昭昏。孤踪飘泊岂有定,官居尚忆悬水村。我从便道寻古迹,策马定武循城门。衙斋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