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九日登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根据诗义,此诗当时作者偕一宗室为宣城别驾者,于九日登其所新筑之台而作,诗题或许有缺文。
创作背景
天宝十二载(753)重阳日作于宣城。清人王琦云:“玩诗意,当是偕一宗室为宣城别驾者,于九日登其所新筑之台而作,诗题应有缺文。”所言似是。另有《宣城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赠崔侍御二首》,与此诗情景相接,可参见。全诗体现李白壮志难酬,感慨实事,又仍有远大理想,远大抱负的宏伟目标。
相关诗词
-
《九日齐山登高》拼音版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
《九日登高放歌》拼音版
...年落魄雄心孤。有时痛哭枥下马,梦醒秋风城上乌。金台落日横榛莽,邯郸才人嫁厮养。感时怀古心悠哉,浇酒青天海月上。幽州九月沙冥冥,晓雁拂河霜堕星。空波澹沱苇花白,海雨吹凉秋树青。山川满目风景故,饮酒登高能作赋。未央华阙起中天,铜人冷泣金盘露。白云片片轩...
-
《和李使君九日登戏马台》拼音版
登高能赋属吾侪,不用传杯击钵催。九日风光堪落帽,中年怀抱更登台。江山信美因人胜,萸菊逢辰满意开。二谢风流今复见,千年留句待公来。
-
《九日登蕺山》拼音版
九日同登古蕺山,眼明天阔兴清闲。杯传但觉欢无尽,帽落俄惊鬓已斑。乡思遥驰三径里,秋声近在八松间。茱萸未许陪朝士,赖有清流数往还。
-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拼音版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拼音版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
《九日登定海虎蹲山》拼音版
东海十年多契阔,西风九日独登临。天高云静雁初度,水碧沙明龙自吟。篱下菊花怜我瘦,杯中竹叶为谁深。凭高眺远无穷恨,去国怀乡一寸心。
-
《虞美人·菊坡九日登高路》拼音版
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何处。陵迁谷变总成空,回首十年秋思、吹台东。西窗一夜萧萧雨,梦绕中原去。觉来依旧画楼钟,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风。
-
《九日登云榭》拼音版
九日无悰懒出关,强登云榭望泉山。伤心不忍看茱菊,蓬鬓萧疏泪点班。
-
《九日登北楼示客》拼音版
九日登高可强欢,听歌莫放玉杯乾。黄花烂漫宜新酒,白发稀疏落小冠。桂水波光趋海急,峡山岚翠带云寒。故乡万里知何处,更凭朱栏向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