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和邵尧夫年老逢春》是北宋诗人司马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出了作者闲居生活中百无聊赖的心境。首联点题,表面上写春天充满希望和朝气,实则饱含心酸无奈;颔联写诗人的身心状况;颈联写诗人的生活状态;尾联写了诗人和邵雍的友谊。这首诗语言平实,清切有味。
- 作品出处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力请守郡。四年四月,改判西京御史台,来到洛阳,始与邵雍相识(见《邵氏闻见录》卷十八),并很快成了莫逆之交。在哲学思想上,二人都讲究象数之学,在政治上,都反对王安石新法,只是表现形式上不同。他们经常在一起作诗唱酬,这就是其中的一首。
相关诗词
-
偶读司马温公诗集有和邵尧夫年老逢春三首各以本题四字起句有感于中辄仿而和之·其一
年老逢春人共咍,小园日涉去仍回。墙边槐树谁家种,篱外桃花特地开。冰到泮时终在沼,石依阴处自生苔。折腰最苦无筋力,欲和渊明归去来。
-
读司马文正诗有和邵尧夫年老逢春三首·其三
堪爱前贤邵夫子,光风霁月意温醇。图书自乐先天老,物我同游大地春。机任鸢鱼忘岁暮,时偕花鸟露天真。人生到处寻安乐,笑指东皇迭主宾。
-
偶读司马温公诗集有和邵尧夫年老逢春三首各以本题四字起句有感于中辄仿而和之·其二
年老逢春人更狂,不登高阜即平冈。忘怀每怪言非浅,好睡还惊梦不长。过市尘多如触雾,临窗花少胜焚香。长将短发清晨理,又听钟声谒未央。
-
再和邵尧夫年老逢春
年老逢春犹解狂,行歌南陌上东冈。晴云高鸟各自得,白日游丝相与长。草色无情尽眼绿,花林多思袭人香。吾侪幸免簪裾累,痛饮闲吟乐未央。
-
读司马文正诗有和邵尧夫年老逢春三首·其一
生平阅历几经春,晚年逢春不厌频。岁月浑忘将老去,莺花倍觉与人亲。蹉跎且莫回头数,欸洽还同觌面新。毕竟东君专属意,衔怀肯负此芳辰。
-
读司马文正诗有和邵尧夫年老逢春三首·其二
拈到屠苏不占先,赏心乐事转堪怜。谁知白发称难老,未必青春定少年。洛下花开真率会,香山酒热艳阳天。风流自是称先辈,不到华巅总惘然。
-
笺年老逢春八首·其三·年老才会惜芳菲
一岁正荣处,三春特盛时。是花堪爱惜,况见好花枝。
-
笺年老逢春诗
年老逢春春莫疑,老年才会惜芳菲。自知一赏有分付,谁让万金无孑遗。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这般意思难名状,只恐人间都未知。
-
年老逢春十三首·其十三
年老逢春认破春,破春不用苦伤神。身心自有安存地,草木焉能媚惑人。此日荣为他日瘁,今年陈是去年新。世间忧喜常相逐,多少酒能平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