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水调歌头·题剑阁》是南宋文人崔与之创作的一首词。词作上片通过对宋朝南渡之后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展望,表现出强烈的忧国情怀和报国壮志,下片立足于个人遭际,国家大业未完成,而自己则归隐故乡,表达了家国难以两全的矛盾心理。此词结构严谨,风格激昂雄壮,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喷薄欲出。
- 作品出处菊坡集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 水调歌头
- 创作年代1222年
创作背景
崔与之在嘉定十二年(1219)至十五年(1221)间任成都知府兼成都府路安抚使,淮河秦岭以北的大片国土,尽沦于敌手。崔与之在任期间曾登临剑阁,北望中原,作《水调歌头·题剑阁》此词。
相关诗词
-
《水调歌头·题翁子霞梅花书屋图》拼音版
风日江村好,绕屋有梅花。闲来倚阁高望、山尽吐平沙。千尺乔松盘屈,三径柴门静掩,人道是仙家。幽涧历冰雪,偏照影横斜。红药院,紫薇省,漫矜夸。黄粱唤起痴梦、领受此烟霞。且办隐囊沙帽,健在棕鞋箬笠。闲试六班茶。坐卧暗香里。一笑读南华。
-
《水调歌头·题旅舍壁》拼音版
瀛台居北界,觌面是重城。老龙蹲踞不动,潭影净无尘。此地高阳胜处,天付仙翁为主,那肯借闲人。暂挂西堂锡,仍同旦过宾。六年里,五迁舍,得比邻。儒馆豆笾于粲,弦诵有遗音。甚喜黄冠为侣,更得青衿来伴,应不叹飘零。夜宿东华榻,朝餐泮水芹。
-
《水调歌头·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拼音版
万顷黄湾口,千仞白云头。一亭收拾,便觉炎海豁清秋。潮候朝昏来去,山色雨晴浓淡,天末送双眸。绝域远烟外,高浪舞连艘。风景别,胜滕阁,压黄楼。胡床老子,醉挥珠玉落南州。稳驾大鹏八极,叱起仙羊五石,飞佩过丹丘。一笑人间世,机动早惊鸥。
-
《水调歌头·题蒲圻景星亭上慕容宰》拼音版
华亭新伟观,胜地得高雄。凭栏徙倚要眇,万里景无穷。好是江流萦绕,那更云天舒阔,叠嶂倚晴空。眼界无尽藏,怀抱有清风。主人贤,开绮席,泛金钟。放怀一笑,许我满酌醉颜红。祗恐玺书即下,促起飞凫东去,行作黑头公。还记今朝客,曾待一杯同。
-
《水调歌头·题于彦明新居》拼音版
东湖浸南麓,北荡带西山。其中大有佳处,元不减商颜。上有雁峰千叠,下有龙滩百曲,别是一人寰。昨夜雨新过,流水到花间。一张琴,一壶酒,伴渠闲。诗成真宰应妒,万象入嘲讪。北海尊罍依旧,东里杖藜无恙,未放鬓毛斑。吾亦秣吾马,不怕路盘盘。
-
《水调歌头·题王海村湖楼秋思图追和刘芙初太史》拼音版
湖水渺天际,遥忆响泠泠。此中宜著诗句,写上碧云屏。一自红桥掺袂,再向白鸥回首,华发感星星。休道宦游好,乡思逐潮生。酒人疏,酒炉杳,酒杯停。有谁澹妆,浓抹绝艳也秋零。不记韬光竹径,颇念飞来峰色,小憩冷泉亭。凉笛几声噭,有鹤下空冥。
-
《水调歌头·题在经晓风残月图》拼音版
画桡春水上,香雾倚云鬟。金樽细雨红烛,遥忆十年前。半晌魂消软语,一笑杯翻翠袖,此刻最留连。小泊定何处,绣被隐双鸾。梦初酣,人欲去,夜将阑。此情未易,申说脉脉两无言。几次要留难住,一会相偎又起,百丈两心牵。别后那堪问,鸿爪总成烟。
-
《水调歌头·题角人障》拼音版
养气兼养勇,岂不丈夫哉。何人刚欲斗力,谩向此间来。莫论施身文绣,看取兼人胆谅,胸次尽嵬嵬。独步登坛后,诸子尽舆台。笑渠侬,身贲育,伎婴孩。虚娇自恃,未识金德木鸡才。始也旁观退听,少则直前交臂,智与力俱摧。世有赏音者,为唱凯歌回。
-
《水调歌头·题画杨柳依依人访船》拼音版
天末渺何许,江海思悠哉。垂杨又见春碧,归梦入奇怀。为问渡头老子,可借一帆风利,舟楫待君才。我是忘机侣,鸥鹭不须猜。临河叹,乘桴意,逝川哀。栖栖丘为何事,沮溺尽吾侪。莫便中流击楫,且与赋诗横槊,慷慨尽余杯。相慰芦中客,宝剑未沈薶。
-
《水调歌头·题何纤影夫人山水纨扇》拼音版
人生忽今古,含笑有青山。晴云一片低护,浓翠湿螺鬟。著得一双桐屐,携得一枝筇杖,随处可跻攀。扰扰红尘内,我自笑缘悭。树盘互,峰突兀,水弯环。江南无限好景,却现画图閒。凭仗灵心妙腕,绘出疏林远岫,点缀更清妍。挥手清风至,明月共团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