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体裁古风
- 创作年代明代
相关诗词
-
《过紫阳书院叠旧作韵》拼音版
书院邻泮宫,讲学兴贤俊。斯惟储材地,董率尤当慎。潜老宏章继,相让如廉蔺。章更闽中人,紫阳道应振。性理无奇言,躬行敦至训。人已审所为,改过要不吝。去华以就实,素位惟守分。克已苟弗力,外染将乘衅。适因礼至圣,宫墙仰数仞。过兹接诸生,为诵勖新进。暇当付剡藤...
-
《谒濂溪先生祠墓·其三》拼音版
轲死谁为继,寥寥千载悲。宁知无极语,始应聚奎期。南矣道方启,归与乐在兹。初平还我辈,听语恨非时。
-
《绿野书院谒横渠先生祠》拼音版
二月入武功,载谒横渠祠。春桃杂芳涧,好鸟鸣夭枝。绿野终南翠,含情实在兹。昂求曾夙夜,人亡道未涯。彻皋下程氏,执礼西仲尼。表时脱支蔓,订顽那有私...
-
《谒濂溪晦庵二先生祠二首·其二》拼音版
平生慨慕古人深,道味先生更所钦。长恨无缘趋末席,灵祠一拜俨如临。
-
《茅山书院谒侯处士像》拼音版
斋粮资讲舍,遗像拜山中。不尚神仙术,特存儒者风。斯文真未丧,吾道岂终穷。为忆皋比拥,庭前古木丛。
-
《过南浦书院谒盛春谷师》拼音版
隐隐翠微巅,烟霞护讲筵。泉通茶灶下,云起竹窗前。不信尘中客,居然世外仙。明朝别南浦,清梦夜长悬。
-
《南安谒濂溪先生祠》拼音版
一脉濂溪水,中涵太极天。契符三圣后,冠冕四儒前。庭谒初除草,峰寻几问莲。略谙光霁在,有笔未能传。
-
《谒濂溪先生祠墓·其一》拼音版
匡庐开晓霁,怀古见芳襟。溪水清堪溯,林风静自吟。山如莲乍发,庭与草俱深。此日生刍奠,还同执贽心。
-
《庐溪谒周濂溪祠》拼音版
庭草青青照昔年,图书千载发幽传。几回独上萍江望,风定光生月满川。
-
《虚庵陈郡公建道南书院》拼音版
书堂新建古城阴,巨榜高题属意深。吾道北南还一脉,斯人今古本同心。妙从活水生时得,乐向光风起处寻。教思无穷归有道,朱弦休叹少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