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长寿感赋
〔清〕
嘉庆之三载,孟夏月上旬。
舟行发巴渝,薄暮濒江滨。
因思去年冬,此邑遭黄巾。
传闻意尚恻,何况目睹真。
系缆上岸行,城市皆沈沦。
一山在城西,庙宇黯不新。
不知何王宫,楼观栖微尘。
栋梁未尽圮,阶级犹可循。
劫灰所偶遗,此亦灵光伦。
折行入禹庙,明德昭明禋。
谓当食万年,何意荒荆榛。
内有前县令,坐系经年春。
守土弃土走,何以腰垂绅。
谍告反得死,何以谢万民。
庙前双桂树,围大容转轮。
曾见探丸来,烈焰飞城闉。
我欲从之语,无言独含颦。
偶焉遇牙郎,为我琐细论。
自云有父兄,同来达巴岷。
与君为同乡,身亦江南人。
嗟哉为利谋,岂意遭难屯。
先是惊风鹤,寇至闻比邻。
自当静境内,大义慷慨申。
民心既以安,士气亦以振。
常时乏备御,临难犹逡巡。
游侦彼何辜,乃向长流湮。
静镇尔岂能,闻贼意则瞋。
城中击钟鼓,城外丛棘矜。
此地高踞山,其下为通津。
寇来何坦如,不用设距堙。
官守死其职,去就民所遵。
县令仓卒逃,余众尤私身。
挤排大江中,戢戢为鱼鳞。
亲戚谁复知,但闻呼救频。
县尉独守廨,平日颇宽仁。
贼渠知好官,推磨使之驯。
愿为厉鬼死,气结不复呻。
元戎率滇师,解园策如神。
首问失城罪,有喙何能伸。
章绶宜在腰,积贮宜在囷。
犴狴宜有囚,库藏宜有银。
一一皆自服,絷俟军事竣。
独惜十万家,一炬胥泯泯。
至今月黑时,野阔飞青磷。
众者化为少,富者化为贫。
弟行寻其兄,儿啼号其亲。
身亦有父兄,欲问无由询。
孤身客他乡,已矣长含辛。
吾闻此言悲,涕泗横无因。
蜀中苦兵久,惟有呼昊雯。
作诗纪姓氏,尉张令则陈。
生者戒守吏,死者劝为臣。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 文学体裁古风
- 创作年代清代
相关诗词
-
过长寿院
尉佗城边长寿里,古寺前临白鹅水。家家蕹菜有浮田,处处?鱼归大市。钟磬声随山雨来,菩提坛接越王台。石门南对红楼出,珠浦西连绀殿开。师向人...
-
舟过吴门感怀二首·其二
强兵富境望贤豪,戴縰垂缨恨尔曹。一聚劫灰私属尽,三边阴雨国殇号。江光东际汤池阔,山势西来甲观高。形胜不殊人事改,扁舟谁酹月中醪。
-
舟过万寿寺未入
花宫枕清流,催舟未留憩。已是少閒人,何必耽閒地。
-
泛舟过万寿寺即景杂咏·其三
小参白业记前遭,风利今朝稳送艘。松栝假山应好在,待予长夏听寒涛。
-
泛舟过万寿寺即景杂咏·其一
溪路高梁一漾舟,来牟夹岸绿盈畴。云容水态不相厌,画意诗情分与投。
-
舟过万寿寺
西海遥遥一水通,出城偶试布帆风。招提平枕清流澈,真偈当前印色空。遇浅泊之殊钝置,乘风迅尔却轻豪。谁知到点评量处,白足僧人望转劳。荷芰香风坐阖闾,岸蝉声亮静听诸。西山送雨如飞瀑,涨影旋高几寸馀。假山过雨应流翠,古钵生莲定作青。望里因增新悟境,由来意想胜身经。
-
舟过万寿寺小憩禅院忆旧有作·其一
禅扉临绿水,来往一舟通。忆昨鹿园憩,消閒雁侣同。梵声常指月,幡影自参风。劳逸分今昔,当前悟色空。
-
自高梁桥泛舟过万寿寺至昆明湖之作
夹岸轻笼绿柳阴,进舟川路霁烟沈。有时送响新蝉急,无碍沿洄涨水深。古寺小年付僧领,西山秀色待人寻。近耽湖上风光好,雨后空明尽畅吟。
-
舟过万寿寺小憩禅院忆旧有作·其二
樛木经千岁,无风籁自吟。山峰标静体,波影净尘心。听法浮潜鲤,忘机狎语禽。十年过隙易,何以惜分阴。
-
舟过万寿寺
玉河廿里御园通,无恙风帆下远空。忽过精蓝回首望,假山松栝静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