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武帝三教诗
〔南北朝〕
心源本无二,学理共归真。
四执迷丛药,六味增苦辛。
资缘良杂品,习性不同循。
至觉随物化,一道开异津。
大士流权济,训义乃星陈。
周孔尚忠孝,立行肇君亲。
老氏贵裁欲,存生由外身。
出言千里善,芬为穷世珍。
理空非即有,三明似未臻。
近识封歧路,分镳疑异尘。
安知悟云渐,究极本同伦。
我皇体斯会,妙鉴出机神。
眷言总归辔,回照引生民。
顾惟惭宿植,邂逅逢嘉辰。
愿陪入明解,岁暮有攸因。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 作品出处汉魏六朝诗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文学韵律押[真]韵
- 创作年代南北朝
创作背景
武帝指南朝梁武帝萧衍。三教指儒、道、佛三种宗教或学说。萧衍是南朝梁的建立者,也是中国历史上崇尚佛教最有名的一位皇帝。他曾经多次舍身入寺(以他自己的名义请人代他出家),平时提倡尊儒崇佛,又曾多次召集文人、僧侣辩论儒佛之义蕴,并亲笔写作了论说儒、道、佛三教的诗文。这首诗即奉命酬和梁武帝《三教诗》之作。智藏是梁武帝的受戒师,与梁武帝的关系非同一般,对梁武帝崇尚佛教的行为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智藏在诗中尽可能公允地评论儒、道、佛三教之异同,但对皇权不得不多作歌颂。这首诗说理清晰明了,文辞精炼准确,论述事物之因果始末亦井井有序。
相关诗词
-
奉和武帝苦旱诗
阳山蛇不蛰,洳泽鸟犹攒。暂息流膏雨,将似怨祁寒。文衣夜不卧,蔬食昼忘餐。洁诚同望祀,惟馨等浴兰。江苹享上帝,荆璧奠高峦。繁云兴岳立,蒸穴动龙蟠。渭渠还积水,滮池更起澜。
-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毛公坛
古有韩终道,授之刘先生。身如碧凤皇,羽翼披轻轻。先生盛驱役,臣伏甲与丁。势可倒五岳,不唯鞭群灵。飘飖驾翔螭,白日朝太清。空遗古坛在,稠叠烟萝屏。远怀步罡夕,列宿森然明。四角镇露兽,三层差羽婴。回眸盼七气,运足驰疏星。象外真既感,区中道俄成。迩来向千祀,云峤空峥嵘。石上橘花落,石根瑶草青。时时白鹿下,此外无人行。我访岑寂境,自言斋戒精。如今君安死,魂魄犹膻腥。有芨皆绿字,有芝皆紫茎。相将望瀛岛,浩荡凌沧溟。
-
奉和鲁望白鸥诗
雪羽䙰褷半惹泥,海云深处旧巢迷。池无飞浪争教舞,洲少轻沙若遣栖。烟外失群惭雁鹜,波中得志羡凫鹥。主人恩重真难遇,莫为心孤忆旧溪。
-
奉和夏日应令诗
朱帘卷丽日,翠幕蔽重阳。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开冰带井水,和粉杂生香。衫含蕉叶气,扇动竹花凉。早菱生软角,初莲开细房。愿陪仙鹤举,洛浦听笙簧。
-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其六
惠远禅师名素重,维摩居士室皆空。群公竞有诗相赠,组绣珠玑满袖中。
-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其四
已洁心源超世表,却缘诗句有时名。初闻行业如耆宿,及见容颜是后生。
-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其三
文似春华铺晓陌,思如泉涌注长江。诗情道性知无梦,频见残灯照曙窗。
-
奉和四月三日上阳水窗赐宴应制得春字
今日逢初夏,欢游续旧旬。气和先作雨,恩厚别成春。凤吹临清洛,龙舆下紫宸。此中歌在藻,还见跃潜鳞。
-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上真观
尝闻升三清,真有上中下。官居乘佩服,一一自相亚。霄裙或霞粲,侍女忽玉姹。坐进金碧腴,去驰飙欻驾。今来上真观,恍若心灵讶。只恐暂神游,又疑新羽化。风馀撼朱草,云破生瑶榭。望极觉波平,行虚信烟藉。闲开飞龟帙,静倚宿凤架。俗状既能遗,尘冠聊以卸。人间方大火,此境无朱夏。松盖荫日车,泉绅垂天罅。穷幽不知倦,复息芝园舍。锵佩引凉姿,焚香礼遥夜。无情走声利,有志依闲暇。何处好迎僧,希将石楼借。
-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练渎
越恃君子众,大将压全吴。吴将派天泽,以练舟师徒。一镜止千里,支流忽然迂。苍奁朿洪波,坐似冯夷躯。战舰百万辈,浮宫三十馀。平川盛丁宁,绝岛分储胥。凤押半鹤膝,锦杠杂肥胡。香烟与杀气,浩浩随风驱。弹射尽高鸟,杯觥醉潜鱼。山灵恐见鞭,水府愁为墟。兵利德日削,反为雠国屠。至今钩镞残,尚与泥沙俱。照此月倍苦,来兹烟亦孤。丁魂尚有泪,合洒青枫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