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江间作四首》是宋代诗人潘大临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情景交融,在思想内容方面,慨叹岁月易逝并怀念远谪的好友,缅怀古时的英雄而结以归隐之志,具有较深的情感内蕴。在艺术特色方面,意境阔大,笔力雄健,结构严谨,对仗精工,语言凝炼,诗味深永,颇类杜诗的风格。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东]韵
创作背景
潘大临这组《江间作四首》,大约作于公元1095年(宋哲宗绍圣二年)到1098年(元符元年)之间。潘大临是隐居黄州的士人,苏轼谪居黄州时,大临曾从之游,且从之学诗。黄庭坚对潘的诗才也很赞赏。公元1095年(绍圣二年)苏、黄皆已被贬往边远地方,这组诗就是作于其后不久,故诗中提到苏、黄的贬所以示怀念。
相关诗词
-
《偶作四首 其三》拼音版
岑寂苦畏嚣,病与愁相友。闭目理枯坐,匡床不舒肘。素书束梁上,恐以劳心手。山妻未解意,申申詈偏诟。有儿惧读书,好弄挈瓶缶。幼女能学拜,十日九蓬首。其小者可怜,牵衣绕床走。家贫未能奋,衣食累父母。念此五情震,焉能守蓬牖。
-
《李商叟传录临川与黎师侯唱酬怀曾文清公长句用韵作四首·其三》拼音版
向夕相寻昔步迟,坐残初月见阴移。关心去后几南北,倒指从前屡合离。君叹我贫犹为米,我怜君苦伹耽诗。三山堂下冰溪水,何日扁舟两钓丝。
-
《次韵铦师壁间句四首·其三》拼音版
系船湖畔作山行,物是人非几变更。川畔何须问圆泽,世间禅指即三生。
-
《崇阳道中作四首·其三》拼音版
承平无事久,万里尽农桑。谁使干戈起,坐令民物疮。关河成阻绝,京洛亦凄凉。尚喜江湖外,斯民游乐康。
-
《次韵表弟蒋煜及门生翁敏见赠喜予归田之作四首·其三》拼音版
忙是挥毫静弈棋,雕阑日转梦回迟。时从王右军临帖,戏学张京兆画眉。傍水近开三益径,停云徐咏四愁诗。新来最满平生意,楼上看山独坐时。
-
《八月六日作四首·其三》拼音版
簪裾皆是汉公卿,尽作锋铓剑血醒。显负旧恩归乱主,难教新国用轻刑。穴中狡兔终须尽,井上婴儿岂自宁。底事亦疑惩未了,更应书罪在泉扃。
-
《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四首·其三》拼音版
密树分苍壁,长溪抱碧岑。海风闻鹤远,潭日见鱼深。松盖环清韵,榕根架绿阴。洞丁多斫石,蛮女半淘金。南浦惊春至,西楼送月沉。江流不过岭,何处寄归心。
-
《冬夜偶作四首·其三》拼音版
盆卉吐芳葩,气转阳和新。匼匝屏风开,嶙峋兽炭焚。缕缕篆纹斜,一室蔼如春。却忆闾阎间,比户窭且贫。龙堆虽罢战,尚有长戍人。譬彼婴儿啼,父母宁忍闻。念此展转愁,丙夜忧思频。
-
《旅中偶读元次山西阳城之诗追忆旧游拟作四首·其三·马谷山》拼音版
马谷近愚谷,所以人迹稀。昔名乌鹊山,不见乌鹊飞。惟有紫蕨菜,其苗高且肥。洞口封白云,专待主人归。
-
《娄江杂感四首·其三》拼音版
回首城南放棹时,芳郊蜡屐纵寻诗。白鸥天外花如浪,黄蝶风前酒满卮。晴絮双桥春去早,寒林十里客来迟。夕阳依旧尘添鬓,忍赋娄江惆怅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