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
〔宋〕
天下奇观,江浮两山(2),地雄一州(3)。对晴烟抹翠(4),怒涛翻(5)雪;离离(6)塞草(7),拍拍(8)风舟。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堪怜(9)处,怅英雄白发,空蔽貂裘。
登上多景楼,迎入眼帘的是奇特壮观的景色,长江浩浩荡荡直泻而去,上面的金山和下面的焦山,仿佛是被江水托浮着向前移动。我国东南除此地外,哪还有如此胜景!晴天下的上依然是翠绿一片,怒涛就放佛和雪一样白。边塞的草已经繁盛,船和波浪相互撞击。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又能有几次靠在多景楼边的人呢。可怜英雄最后白发满头,连貂皮袍子都破了。
淮头(1),虏尚虔刘(2),谁为把中原一战收?问只今人物,岂无安石(3);且容老子(4),还访浮丘(5)。鸥鹭眠沙,渔樵唱晚,不管人间半点愁。危栏(6)外,渺(7)沧波(8)无极(9),去去归休。
淮西的父老乡亲还处在金人的铁蹄之下,谁能驱除胡虏,北定中原呢?回想古今人物,自己身任两淮阃帅尚且如此,当今天下恐怕就更没有谢安石那样的人物了,罢了,罢了,既然报国无门,不如就此归隐去访求浮丘道人吧。鸥鹭眠沙,渔樵唱晚,不去管人间半点愁绪。高楼的拦杆外,青色的河流苍茫无际,去吧,还是回去算了。
小提示:李曾伯《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是南宋词人李曾伯所作的一首抒发怀才不遇情感的词。词人通过登多景楼的所观情景的描写、抒发,表现怀才不遇的困惑、无奈,但通篇并无消沉之感,而是感慨悲凉。
- 作品出处可斋类稿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沁园春
- 创作年代1246年
创作背景
宋淳熙六年(公元1246年),词人48岁,正任两淮元帅,掌握一定兵权。吴潜与曾伯为同时代人,年长于曾伯,官居左丞相。吴潜曾作《沁园春·多景楼》,曾伯此词即是和其韵而作。
相关诗词
-
登多景楼怀唯心上人
凭高望不极,多景复多愁。落日随天转,空江入海流。渔樵何处老,兵甲几时休。却忆唯心叟,题诗在上头。
-
沁园春·北征次留仙江陵见寄原韵
...迷离缬眼,非花非雾,横斜世路,为谷为陵。湘佩徒捐,郢歌谁和,看到无心似未曾。归来好,过琵琶江浦,也湿吴绫。蛾眉淡后谁憎。只倦翮追飞感倍增。向韶年青鬓,都添缟雪,春风紫陌,几践玄冰。去就难同,平生可念,要路由人衮衮登。吾休矣,有茶烟禅榻,片石疏藤。
-
沁园春·寄午帅苏州
...参短簿,并随幕府,竹儿莲女,争迓麾幢。茶磨云岚,锦泾烟水,尽在金狨座两旁。江南乐,只武昌官柳,含睇斜阳。军容紫电清霜。取吴会英才贡玉堂。有夷吾事业,伯符材武,朱公智略,白傅文章。五百名贤,沧浪图绘,除却潜庵孰抗行。苏台上,好南筹交桂,东瞰扶桑...
-
登多景楼
大山千丈青岧峣,长江万古铺琼瑶。银河倒影落天堑,海门日日来春潮。伟哉孙刘辈,壮志摩云霄。只今英雄遗草木,秋霜肃杀寒不凋。朱阑仄上横斗杓,烟峦直下明金焦。黄鹤山空杜鹃老,鸳鸯渚冷芙蓉娇。人间笑傲输渔樵,犹将举废论前朝。万岁岭,千秋桥,月明尚有人吹箫,月明尚有人吹箫。
-
沁园春·庚午三月望日赋椿堂牡丹
消得雕栏,也不枉教,车马如狂。怪元和一事,韩公子者,归来斫去,玉毁昆冈。为解花嘲,朝来试看,采佩殷霞浥露香。君休怪,算只缘太艳,俗障难降。诗人未易平章。向百...
-
登多景楼分楼高天一握为韵得一字楼非旧址惟东面可眺三隅暗甚时方改作榜称米元章书盖伪也语寺僧当易之
往时百仞山,丹楼丽朝日。江天富佳致,收揽不遗一。匆匆熙丰事,电往那可诘。故基谁为徙,胜槩从此失。如窥一面网,反随三凌室。幽怀郁尘雾,老眼...
-
登多景楼
滚滚江流动地来,重重楼阁任天开。行当草罢平边诏,乞取青山作钓台。
-
登多景楼
楼上无穷景,楼前正落晖。开轩跨寥廓,览物极纤微。云破孤峰出,潮平两桨飞。东溟看月上,西渡认僧归。木落吴天远,江寒越舶稀。鱼龙邻海窟,鸡犬隔淮圻。草色迷千古,波声荡四围。废兴怀霸业,融结想天机。浩浩群流会,沉沉百怪依。登临真伟观,回首重歔欷。
-
沁园春·题西宗云山楼
...千杉万松。望疏林清旷,晴烟紫翠,雪边回棹,柳外闻钟。夜月琼田,夕阳金界,倒影楼台表里空。桥阴曲,是旧来忠定,手种芙蓉。仙翁。心事谁同。付鱼鸟相望一笑中。向月梅香底,招邀和靖,云山高处,问讯梁公。物象搜奇,风流怀古,消得文章万丈虹。沈吟久,想依依...
-
同友陪吴园次登多景楼,时园次赴湖州任
出城送客共跻攀,万里烟云杳霭间。天下江山如此少,古来冠盖几人闲?潮头日午添帆影,楼角风微散酒颜。五马临行重回首,知君鱼鸟最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