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长亭怨·与李天生冬夜宿雁门关作》是清代词人屈大均所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描写词人与李天生于隆冬大雪之夜宿雁门关,烧烛长谈,饮酒思乡。下片吊古伤今,欲恢复中原,表达了词人抗清的决心。全词感情激切,气势雄劲,苍凉悲壮,极富力感。
- 作品出处骚屑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长亭怨
- 创作年代明末清初
创作背景
康熙五年(1666年),词人在太原与李天生、朱彝尊、王士祯、毛奇龄等相会,后与李复出雁门关。《长亭怨·与李天生冬夜宿雁门关作》这首词便是词人为事后追忆当时经历所作。
相关诗词
-
《长亭怨慢·探梅》拼音版
是谁访、孤山前道。几日诗魂,被花相恼。暗瓦残霜,故溪新雪候犹早。梦游程熟,峰影下,天凄窈。此度见峨妆,定不惜、年光轻老。寒悄。甚愁鬟压整,冷落水边人缟。多情翠羽,忍忘却、绮窗音报。正怅惘、菊尽篱根,又萦惹、吹香吟抱。待唤起娉婷,一笛迢迢飞到。
-
《中秋夜宿穆陵关》拼音版
羁旅情怀不自禁,清霜岐路马骎骎。一年明月最圆夜,千里故人常别心。幸有酒沽除是醉,更无人赏又如阴。寒蛩似识风骚意,伴我凄凄到晓吟。
-
《重憩雁门关·其二》拼音版
遥岭哀笳走塞阴,碛亭搔首一沾襟。羽书迢递传西北,营垒凄凉阅古今。烟绕游丝春色澹,树连飞翠夕阳深。椎牛射虎怀前史,野庙残碑入故林。
-
《夜宿蓟门》拼音版
蓟门古道接乌丸,兵气萧森切骨寒。函谷实防秦障急,方城却蔽楚天宽。鸳鸯万骑雄关阵,山海孤军大将坛。楼橹及今霜月静,幕乌啼罢夜漫漫。
-
《冬夜宿邓伯乔三一山房》拼音版
小搆依城市,清幽绝世缘。偶因载酒至,便作对床眠。月出花垂牖,雁声霜满天。玄谈当永夜,不寐各悠然。
-
《重憩雁门关·其一》拼音版
霓旌天半护烽台,鸟道云迷望或开。水拥南河吹日转,门迎北斗过关来。秦城万仞徒空说,汉骑千群莫漫猜。自昔禁中烦拊髀,将军尤亟守边才。
-
《长亭怨慢·正楼上》拼音版
正楼上、乱山无数。点点垂杨,晚霞红处。一片孤帆,夕阳潮落晚鸦聚。一程程路,休去问、旗亭树。树肯管行人,不绿到、天涯住。凝伫。望荒城十里,惟有乱云堆絮。元宵过也,怕还有、打灯风雨。得知它、归也不归,万一有、晚潮回去。且关了纱窗,今夜梦儿重做。
-
《杂体诗三十首》拼音版
【古离别】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愿一见颜色。不及其琼树枝。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李都尉陵从军】樽酒送征人。踟蹰在亲神女。日暮浮云滋。握手泪如霰。悠悠清水川...
-
《古离别》拼音版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送君如昨日,檐则露已团。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兔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
《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拼音版
...在中峰。箫声不可闻,此地留遗踪。石潭积黛色,每岁投金龙。乱流争迅湍,喷薄如雷风。夜来闻清磬,月出苍山空。空山满清光,水树相玲珑。回廊映密竹,秋殿隐深松。灯影落前溪,夜宿水声中。爱兹林峦好,结宇向溪东。相识唯山僧,邻家一钓翁。林晚栗初拆,枝寒梨已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