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州至喜亭记

欧阳修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蜀于五代为僭国,以险为虞,以富自足,舟车之迹不通乎中国者五十有九年。宋受天命,一海内,四方次第平,太祖改元之三年,始平蜀。然后蜀之丝织文之富,衣被于天下,而贡输商旅之往来者,陆辇秦、凤、水道岷江,不绝于万里之外。

岷江之来,合蜀众水,出三峡为荆江,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为湍,触之为旅。顺流之舟顷刻数百里,不及顾视,一失毫厘与崖石遇,则糜溃漂没不见踪迹。故凡蜀之可以充内府、供京师而移用乎诸州者,皆陆出,而其羡余不急之物,乃下于江,若弃之然,其为险且不测如此。夷陵为州,当峡口,江出峡始漫为平流。故舟人至此者,必沥酒再拜相贺,以为更生。

尚书虞部郎中朱公再治是州之三月,作至喜亭于江津,以为舟者之停留也。且志夫天下之大险,至此而始平夷,以为行人之喜幸。夷陵固为下州,廪与俸皆薄,而僻且远,虽有善政,不足为名誉以资进取。

朱公能不以陋而安之,其心又喜夫人之去忧患而就乐易,《诗》所谓“恺悌君子”者矣。自公之来,岁数大丰,因民之余,然后有作,惠于往来,以馆以劳,动不违时,而人有赖,是皆宜书。故凡公之佐吏,因相与谋,而属笔于修焉。

作品简介

《峡州至喜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首先叙述了峡州夷陵的历史进程;接着,笔锋转到了长江之上,三峡之间,写三峡之水险;最后赞扬建亭人朱庆基的政绩与人品,借以抒发个人的情怀。

创作背景

欧阳修一生有着宏远的理想与抱负,但官场险恶,他曾因上书为执政大臣杜衍、范仲淹等辩护,而被奸人捏造罪名,由河北都转运按察使贬谪为滁州太守。但他并不因被贬谪到偏远州县而意志消沉,而是依旧不忘记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的人生。面对往昔京都繁华与现在身处荒解的荆蛮之地,他不免对京都故旧有所怀念,于行文落笔之间舒展情怀,《峡州至喜亭记》此文便是他这种精神境界的外化。

  • 赏析

《峡州至喜亭记》首先叙述了峡州夷陵的历史历程。原来蜀地从五代以来割据自封开始,便已“以险为虞,以富自足,舟车之迹不通乎中国者五十有九年”。

接着,笔锋转到了长江之上,三峡之间,文中“捍怒斗激”等词的巧妙运用,形象地勾勒出急流狂浪的汹涌气势。再写三峡之水险,“不及顾视失毫厘与崖石遇,则糜溃漂没不见踪迹”,简直令人目瞪口呆,心有余悸如此把三峡之水咆哮奔突...

展开全部
欧阳修

欧阳修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 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幼贫而好学。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议新法与王安石不合,退居颍州知州。卒谥文忠。提倡古文,奖掖后进,为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散文富阴柔之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学韩愈、李白,古体高秀,近体妍雅。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