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当墙欲高行》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三曹”之一曹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该诗运用“众口铄金”和“曾母投杼”两个典故,痛斥众谗惑听,混淆真伪,委婉地发泄了自己的愤怒怨恨之情,抒发了诗人因遭小人诬谗而不被任用,又无法向上陈说的悲伤。全诗句式或长或短,错落有致。
- 作品出处乐府诗集
- 文学体裁杂言诗
- 创作年代三国·魏国
创作背景
魏文帝黄初四年(公元223年),雍丘王曹植循照往例,从雍丘前往京师洛阳朝贺。好不容易来到京都洛阳的关外,暗自思忖:既然自己有过,应当首先向皇帝哥哥谢罪才是。因而就叫随从人员留在关上,只是带着两、三个伴当,乔妆打扮,私自去进见清河长公主,希望她向皇帝说情。谁知他到关之事,关吏已经上报朝廷。皇帝派人“迎接”他,找不到他的下落。这就惊动了卞太后。她认为他自杀了,向着皇帝哭泣不止,弄得大家不知如何才好。恰好这时,他披着头发,赤着双脚,负着砍刀和椹板到了,太后才放下心来,后来皇帝叫他僻处在围着高墙的西馆,仍然不许他正式朝觐。虽然他仰瞻城阈,俯惟阙庭,长思永怀,忧心如焚,也见不着皇帝。他曾主动上疏,严历地斥责自己,但仍然见不着皇帝。在这种情况下,便写了《当墙欲高行》该诗。
相关诗词
-
《顷岁盗起徽严间兵既临城部使者而下皆弃官以走…录见遗读之惘然为题三绝其后·其三》拼音版
江上孤城欲破时,闭门高卧复谁知。我无文字铭金石,安用烦君写恶诗。
-
《泰山高次王内翰司献韵》拼音版
...犹可计寻丈。若夫泰山,仰视恍惚,吾不知其尚在青天之下乎,其已直出青天上?我欲仿拟试作泰山高,但恐培塿之见未能测识高大,笔底难具状。扶舆磅礴元气钟,突兀半遮天地东。南衡北恒西泰华,俯视伛偻谁争雄?人寰茫昧乍隐见,雷雨初解开鸿蒙。绣壁丹梯...
-
《乐府变十九首·其一·治兵使者行当雁门太守》拼音版
...皇帝时,治兵使者任君繇。别驾稍迁,别驾坐府,俨若明神。大吏畏公,小吏畏民。倭奴扬帆来,疾如冲飙。杀掠吏士,奉首伏逃。任君当之,数折其骄。殷殷师鼓,任君在先。鍧鍧师金,任君在殿。止若春风,动则夏电。士女避敌走,不敢开门。任君令开门,全活千万人。...
-
《吴同初行状》拼音版
...书及记事一篇,又从余叔处得诗二首,皆激烈悲切,有古人之遗风。然后知闺情诸作,其寄兴之文,而生之可重者不在此也。生居昆山,当抗敌时,守城不出以死,死者四万人,莫知尸处。以生平日忧国不忘君,义形于文若此,其死岂顾问哉?生事母孝,每夜归,必为母言所...
-
《将往南湖,秦岵斋先生以长歌赠行。作此奉答,即以留别》拼音版
...先生浩气吞云梦,直以衙官卑屈宋。醉后挥毫墨沈流,湘波岳石争浮动。濯锦坊头贾傅祠,昔年鸿爪亦堪思。长沙九月成衣未,客子秋帆欲挂时。连朝风雨重阳节,醉插茱萸不妨别。新诗笑谢杜陵人,八尺江湖壮行色。濯足行将望八荒,巴陵水驿夜苍苍。回头黄鹤西楼月,秋...
-
《端正好·上高监司》拼音版
...,吞象心肠歹伎俩。谷中添秕屑,米内插粗糠,怎指望他儿孙久长。〔滚绣球〕甑生尘老弱饥,米如珠少壮荒。有金银那里每典当?尽枵腹高卧斜阳。剥榆树餐,挑野菜尝。吃黄不老胜如熊掌,蕨根粉以代糇粮。鹅肠苦菜连根煮,荻笋芦莴带叶噇,则留下杞柳株樟。〔倘秀才〕...
-
《短歌行》拼音版
青天高高行白日,忽西倾兮又东出。人生百年能几时,身计未成早已衰。子孙成行各长大,手种苍松尽成盖。来日苦短去日长,何不饮酒居华堂。流光催人急复急,八十龙钟悔无及。
-
《苦热行》拼音版
炎天火炽金初㐲,赤日南行到南陆。谁将橐籥鼓洪炉,熇气长嘘满川谷。高云当空屹不动,大者如山小如屋。渴虹下饮溪无言,野雉成蛟入藏麓。重波煮海石欲烂,鬼斧赭树山应秃。玉堂去天才一蹴,不见刚风起鸿鹄。人间路局骐骥愁,万蚋千䖟竞喧逐。极知寥廓是仙游,始信祝融真...
-
《鹧鸪天·劝汝当杯莫放残》拼音版
劝汝当杯莫放残。牛羊高垄肉初寒。一番冷冽一番煖,半在城郛半在山。妍共丑,巧和顽。惊魂动魄也如闲。道人遣了鸳鸯债,便住人间出世间。
-
《踏云行·赠道人》拼音版
砖瓦高行,冶炉妙性。琴棋书画妆銮并。錾锤绳墨与熏缝,接栽出药俱邀请。速踏云行,蓦山溪岭。长思仙路重相等。西江月下望蓬莱,逍遥乐处全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