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九仙山

苏轼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风流王谢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

玉室金堂馀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

困眠一榻香凝帐,梦绕千岩冷逼身。

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作品简介

《宿九仙山》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二句叙九仙本身,而以王导、谢安为代表。三四句叙寻访九仙遗迹,就九仙本事及九仙山风物点化,对仗工稳。后四句作者满怀深情地写出自己在九仙山的住宿生活,并热情颂赞九仙山的自然奇观。全诗清新自然,生动形象。

创作背景

苏轼这首七律作于杭州通判任上,时年三十八。他本就好入名山游览,此时由于政治上的郁郁不得志,便更加寄情山水,他曾说:“天教看尽浙西山”(《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便留连”(《登惠山绝项望太湖》)这首诗便是他于熙宁六年(1073年)游赏九仙山、夜宿无量院所作。

  • 赏析

首联写作者诗题自注中所说之事。东晋开国元勋王导与晋孝武帝时的“风流宰相”谢安,二人既是政治家,又好登山临水,苏轼仰慕他们,因此特地从九仙之中提出他们二人作为代表,说具有超逸风度的王、谢二人,他们政事之暇,不喜处身人间烟火浓烈处,却常好登山临水,赏玩自然美景,称得上是古代仙人式的游山客。可是自从他们逝世以后,到这座仙山来游赏的风流人物很少,光阴如白驹过隙,山...

展开全部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