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秋雨叹三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形象地描述了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秋天连月雨灾的情景,寓有讽谏之意。第二首实写久雨,叹人民生活之苦;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754年
创作背景
《秋雨叹三首》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时杜甫居长安下杜城。那一年秋天,下了六十多天雨。《唐书·韦见素传》:“天宝十三年秋,霖雨六十余日,京师庐舍垣墙,颓毁殆尽,凡一十九坊汗潦。”庄稼歉收,粮食匮乏,房屋毁坏,民不聊生。当朝宰相杨国忠却找来个别长得好的禾苗向唐玄宗报告说:“雨虽多,不害稼也。”杜甫写这三首诗,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相关诗词
-
《七用喜雨韵三首·其二》拼音版
颓年寒暑不能禁,休较玄枵与实沈。自古难销儿辈口,从来幸契老天心。农登稼穑多储宝,盗息萑蒲罕窃簪。持此效君强曝背,庶几三径许归寻。
-
《五用喜雨韵三首·其二》拼音版
痴风盲雨骤难禁,撼壁掀窗夜向沈。百种已灰当世念,一团都是故乡心。伏鴽扑堕床头幔,饥鼠衔翻镜上簪。闲打无为坐空寂,谯楼五鼓已侵寻。
-
《再用喜雨韵三首·其二》拼音版
热恼烦蒸正不禁,火轮忽向半空沈。屯中信有云雷象,复处方知天地心。便拟新秋先上印,何须晚岁始投簪。江山信美非吾土,栗里时从蝶梦寻。
-
《晚秋杂兴三首·其二》拼音版
太行东出拥神京,古塞秋风右北平。笙鹤已辞沧海使,貂蝉初撤羽林兵。清霜玉沼芙蓉苑,旭日金铺翡翠城。鱼钥时传宣召急,侍臣通籍在承明。
-
《感叹三首·其二》拼音版
长歌归去来,无乃已迟哉。遇事佯如聩,从人唤作獃。胡僧需酒肉,戍卒借亭台。岂不二千石,闲居自可{左日右台}。
-
《初秋感事三首·其二》拼音版
跌荡当年赋两京,晚抛笔砚事春耕。达空函启已心懒,读夹注书犹眼明。金匮旧闻虚论次,香奁少作悔流行。而今老病都休也,起听秋声百感生。
-
《新秋即事三首·其二》拼音版
堪笑高阳病酒徒,幅巾潇洒在东吴。秋期净扫云根瘦,山信回缄乳管粗。白月半窗抄朮序,清泉一器授芝图。乞求待得西风起,尽挽烟帆入太湖。
-
《舟中元夕雨作三首·其二》拼音版
佳辰三五是今宵,恰则今宵细雨飘。天念孤舟人寂寞,不教月色故相撩。
-
《秋雨叹十解·其二》拼音版
霖霖滴滴未休休,不解教侬不白头。却把穷愁比秋雨,犹应秋雨少于愁。
-
《次韵龚养正中秋无月三首·其二》拼音版
去年怪雨无端甚,今岁痴云亦复然。减却新诗酸却酒,乘除添得一更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