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叹三首·其二
〔唐〕
阑风长雨(1)秋纷纷,四海(2)八荒同一云。
凉风过后雨又下起,秋风秋雨乱纷纷,四海八荒笼罩着一色的阴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1),浊泾清渭何当分(2)?
雨幕茫茫辨不出来牛和去马,浑浊的泾水与清澈的渭水也混淆难分。
禾头(1)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2)无消息。
谷穗生了芽子黍穗霉烂变黑,农民的灾情却传不到朝廷。
城中斗米换衾裯,相许宁论两相值?
域中斗米可换得一床被褥,只要双方认可就不计二者价值是否相同。
小提示:杜甫《秋雨叹三首·其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秋雨叹三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形象地描述了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秋天连月雨灾的情景,寓有讽谏之意。第二首实写久雨,叹人民生活之苦;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754年
创作背景
《秋雨叹三首》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时杜甫居长安下杜城。那一年秋天,下了六十多天雨。《唐书·韦见素传》:“天宝十三年秋,霖雨六十余日,京师庐舍垣墙,颓毁殆尽,凡一十九坊汗潦。”庄稼歉收,粮食匮乏,房屋毁坏,民不聊生。当朝宰相杨国忠却找来个别长得好的禾苗向唐玄宗报告说:“雨虽多,不害稼也。”杜甫写这三首诗,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相关诗词
-
中秋无月三首·其二
扑地痴云欲万重,家家帘幕护房栊。世间第一无情物,谁似中秋雨与风。
-
和次子耜久雨韵三首·其二
眩瞀知阴久,茶瓯不厌浓。第忧沉稼穑,宁问浸芙蓉。天阔翻盆雨,云昏淡墨峰。长安鼎烹者,列坐正撞钟。
-
雨夜三首·其二
孟夏树木长,夜凉风雨时。明灯扫尘榻,散帙坐书帷。旷野波涛合,中宵虎豹悲。形骸吾丧我,隐几向为谁。
-
自叹三首·其二
北辙更寒暑,南冠几晦冥。家山时入梦,妻子亦关情。惆怅心如失,崎岖命复轻。遭时命如此,薄分笑三生。
-
秋澜村三首·其二
行宫新结搆,花木未云繁。偏有冒霜菊,丛生老瓦盆。可爱田家物,荣兹野憩轩。柴桑呼欲出,仿佛其人存。
-
和周元吉提刑席上得雨韵三首·其二
湖山十里围万井,烟云过尽迎朝晖。连峦得雨有馀态,归鹭倚风无限飞。田头远布翠縠浪,池上暗湿红裙衣。山翁何惜一倒载,及此讼简人已稀。
-
和陈舜弼中秋有感三首·其二
相别相逢总是天,朅来醉月又经年。君归已买三山马,我去仍求一水船。贫富勿论俱是梦,雨旸休问苦无田。中秋已过重阳近,频向离筵醉拍肩。
-
见庐山有怀邵二泉先生三首·其二
十年驰梦到庐山,假道匆匆竟莫攀。炉里有烟疑是雾,灶中无火却成丹。银河几道归潭底,铁笔千秋寄石颜。我固负山山负我,一时和雨没云间。
-
新秋感兴三首·其二
殉国曾闻有数公,犯颜敢谏向来同。卫宫几见杨文义,伏辇还逢嵇侍中。荆棘荒凉悲夜月,蟪蛄哀怨吊秋风。至今箕尾光难灭,古木寒烟恨不穷。
-
秋风曲三首·其二
孀妇悲四时,况在秋闺内。凄叶留晚蝉,虚庭吐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