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宿云际寺》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描写了诗人在云际寺的见闻、感悟,通过对寺僧、小鹿以及山林的描写,表现出了一种自然的融洽,流露出了诗人对禅与自然融合之美的礼赞。
相关诗词
-
宿云际寺赠深上人
暂别青蓝寺,今来发欲斑。独眠孤烛下,风雨在前山。坏宅终须去,空门不易还。支公有方便,一愿启玄关。
-
宿云门寺
...若邪里,泛鹢路才通。夤缘绿筱岸,遂得青莲宫。天香众壑满,夜梵前山空。漾漾潭际月,飔飗杉上风。兹焉多嘉遁,数子今莫同。凤归慨处士,鹿化闻仙公。樵路郑州北,举井阿岩东。永夜岂云寐,曙华忽葱茏。谷鸟啭尚涩,源桃惊未红。再来期春暮,当造林端穷。庶几踪谢客...
-
宿云际寺许顺之将别以诗求教次韵
薄暮投花县,联车入翠微。长林生缺月,永夜照寒扉。情话欣无斁,离怀怅有违。勉哉彊毅力,千里要同归。
-
宿云际偶题
谷雨都无十日间,落红栖草已斑斑。晓烟未放屋头树,春涨欲浮天际山。翠盖萦风沉远坂,渔舟惊浪落前湾。钟声认得林边寺,岁岁篮舆独往还。
-
宿山寺次韵子封先生
暝投云际寺,深殿一灯微。海底月已出,山中僧未归。涧声经雨急,林影入秋稀。明发寻征道,还愁露湿衣。
-
春夜宿云际寺
境静闻钟声易响,庭高见月影难沈。青山解隔尘中事,流水能清物外心。
-
宿云门寺
山寺宜静夜,禅房开竹扉。支公方晤语,孤月复清晖。一磬响丹壑,千灯明翠微。平生厌浮世,兹夕更忘归。
-
六月自汪陂闻警登武山宿云峰寺余弟子野有诗依韵述怀
西上云峰一振衣,烟林风磴转稀微。岩前虎出日欲落,洞口龙眠云乍归。秋意又催南国雁,客怀长恋北山薇。凄凉不寐愁烽火,洒洒飞泉近竹扉。
-
元日极乐寺大雨雪
万国衣冠共一新,婆娑独占上方春。谁知向阙山呼日,正是飞花极乐辰。寂寂僧归云际寺,溶溶月照陇头人。年来鬓发随刀落,欲脱尘劳却惹尘。
-
游华山云际寺
少华中峰寺,高秋众景归。地连秦塞起,河隔晋山微。晚木蝉相应,凉天雁并飞。殷勤记岩石,只恐再来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