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塾
〔清〕
弹丸海中岛,淳风邹、鲁俦;
虽经丧乱馀,弦诵声尚留。
村村延塾师,各有童蒙求。
邻寓豪家子,般乐狎倡优;
挥金市狡童,蜩沸习歌讴。
歌声与笔声,异调乃相仇;
驱遣师生散,不肯容欢咻。
村人问塾师,怪事前有不?
塾师曰固然,儒术今所尤。
相彼倡优辈,扬扬冠沐猴。
或握军旅符,或司会计筹;
多有衣冠者,交驩不为羞。
学书效迂缓,学优利速售;
今日分手去,及早善为谋。
村人笑相谢,先生滑稽流;
吾儿不学书,只可事锄耰。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 文学体裁古风
- 文学韵律押[尤]韵
- 创作年代明末清初
相关诗词
-
钟松园茂才馆于城,居留耕书塾,今十年矣。山庄重来,课诸孙读。承赋诗为赠,次韵奉酬
问字重来喜再攀,十年村塾叹时艰。新莺学语春风转,小草欣荣野蔓删。花影香熏佳士座,书声欢上老亲颜。不嫌泉石青毡冷,时与闲云自往还。
-
江村杂诗十首·其六
乱花明杂药,林果绕山庄。啼鸟临风缓,游丝渡水长。清霜肥蟹断,夜月冷鱼梁。更喜闻村塾,书声出草堂。
-
赠子行 其二
空屋书声出,污莱自满堂。名藏村塾老,句授孝经香。落叶羁愁积,昏鸦定省长。不须邻壁照,虚牖过宵行。
-
村落
村落犹淳古,艰难假荫宜。醵钱春社日,散酒夕阳时。耒耜谋邻姥,衣幍报塾师。朱方方带甲,好与一丘期。
-
过雁落山庄有感寄舍弟衡州
桐柳萧条门井倾,重来江令不胜情。一家骨肉分微禄,两世松楸托友生。村塾年饥荒短学,疲农病起事冬耕。蓝田纵使他时共,白发应怜弟与兄。
-
芥浮阁二首·其二
...已馥。镜里发方华,樽中酒初绿。日将萧洒意,静与良辰逐。最宜檐萧萧,偏怜昼穆穆。抚几摊故书,听泉到新瀑。高歌偶当窗,什箸或村塾。往来地自偏,俯仰天如沐。畏闻剥喙声,愁柬问事牍。惟余二三子,相寻来不速。亦知四壁空,忍使两峰蹙。聊复安容膝,未省辞脱粟...
-
踏莎美人·村居乐
竹外有梅,柳间有月。况兼泉涧流声活。便携雅嘴掩柴门,好把唐诗几句教稚孙。灯影机声,茶香松韵。商量明白开香酝。夫君家塾说书回,好事多陈蔬果共传杯。
-
宿中山曹氏村塾·其一
路转圆林外,山居夹涧中。画田仍旧井,问俗有遗风。水潴鸭头绿,花飞龙爪红。自安耕凿古,日课两三童。
-
送皇甫处士赴西塾
养母耻干禄,湖村笔代耕。经书于口授,孝友在躬行。开帐烟篱晓,篝灯雪牖明。自今邻壁鼠,应怖夜吟声。
-
留题梁溪塾
香山翠色落瑶樽,赋别梁溪水上村。孤馆寒灯三载夜,雪泥鸿爪一时痕。凉风拂面催归躅,细柳关心繫梦魂。寄语朋侪莫相笑,无才永矢在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