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东平路中遇大水》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东平途中所见农村水灾惨象和农民无以为生的苦状,希望统治者赈灾免租,并慨叹自己济世之策不被采用,表现了其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急切用世的愿望。该诗运用纪实手法,注重细节刻画,形象组合繁密,颇具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745年8月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四年(745年),高适由涟水北上,经水路到东平,拟去汶阳,而这时河南、山东、安徽一带恰好发生大范围的水灾,关于这一场大水灾,《旧唐书·玄宗纪下》有记载,说当年八月“河南、睢阳、淮阳、谯等八郡大水”。此诗因此而作。
相关诗词
-
《东平道中呈竹岩叔父》拼音版
古堑寒风吹旆旌,星轺岁晚尚南征。残灯几点远村暝,霜月满空孤雁鸣。恋阙犹悬频夜梦,到家应记隔年程。东山丛桂虚凝望,尚作驰驱万里行。
-
《东平道中见曹竹墟辛巳题壁诗即次韵寄之》拼音版
前年风雪中,送君还乡里。今年暮春天,别君凤城里。单车走滇南,中道靡所止。东西感鸿飞,岁月惊马齿。旧时欢燕深,离索复于此。他年再相见,须鬓可知矣。努力供奉班,圭璋式朝士。
-
《东平道中》拼音版
驱车涉长道,荒涂旷无人。斜阳澹古木,惊风翼征轮。候馆莽牢落,日暮寒城闉。停骖一以憩,振我衣上尘。庭树集归鸦,依依得所欣。如何客游子,不念平生亲。
-
《清平道中遇京使问讯》拼音版
两骑驰驱自帝畿,途中相问故迟迟。旧年人去今年返,正月音来二月知。执政尚留文彦博,除书未有介之推。湖川岁歉民饥甚,大旱云霓今属谁。
-
《东阿道中遇雨·其二》拼音版
济北旱为虐,齐东节重过。蝗飞赤地尽,马踏白云多。草木秋风入,田畴晚霁和。久晴疏雨具,天色定如何。
-
《东平道中有感》拼音版
晓发东平道,淅沥风露秋。道旁有古坟,累累翳荆丘。翁仲互倾侧,隧路狐狸游。询之道上人,阅代公与侯。忆昔全盛时,赐葬承恩优。松楸蔽天日,碑板蟠龙虬。一朝陵谷变,名姓不可求。悠悠百年身,旦夕...
-
《东平道中》拼音版
长日销魂去路赊,一鞭残照见人家。幅巾笑我无头角,笼尽春风处处花。
-
《行路吟》拼音版
有酒且莫斟,听我行路吟。风霜满面尘满襟,古皆然,匪独今。我劝君,君毋怒,今人行是古人路。古人一去岂再来,笑杀今人不回顾。朝行吟,山沈沈,虎狼关隘龙窟深。暮行吟,木阴阴,江南鹧鸪无好音。行人莫道行路好,多少行人路中老。
-
《东昌道中遇雪》拼音版
夜床冷彻旧青毡,蚤起推篷雪满船。缟带迎风轻著水,琪花拂树远连天。峥嵘闸溜悬冰柱,迢递村墟破晓烟。为语儿童寒莫讶,屡丰应复兆来年。
-
《东原道中和大中》拼音版
何处东涯路,乾坤醉眼空。溪山吾老脚,日月此虚笼。白帽天将近,芒鞋雪半通。梅花消息好,还与问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