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路中遇大水

高适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天灾自古有,昏垫(1)弥今秋(2)

天灾连年不断,今秋洪水吓死人。

霖霪(1)溢川原,澒洞(3)田畴。

连阴雨大水泛滥,吞没了无边的田野。

指途(2)汶阳(3)挂席(4)经芦洲。

中途遇大水去汶阳只能改乘木船,挂席为帆,以水中芦洲为航标,摸索前行。

永望(1)齐鲁郊,白云何悠悠。

一路上久久凝望着齐鲁上空的悠悠白云,发出无限遐想。

傍沿钜野泽(1),大水纵横流。

虽然湖底近乎淤平,但依然是地势最低的地方,上游的水不断涌来,然后又从这里溢出,涌向下游各方。

虫蛇拥独树,麋鹿奔行舟。

大水涌流,动物争相逃命,虫蛇株守孤树,麇鹿见舟争相来奔。

稼穑(1)随波澜,西成(2)不可求。

庄稼都被水淹没了,秋收也不用想了。

室居相枕藉(1),蛙(2)声啾啾。

百姓溺死众多,纵横相枕,青蛙发出了悲戚的叫声。

仍怜穴蚁漂,益羡云禽游。

蚂蚁窝被水冲掉,蚂蚁到处漂游。而更加羡慕飞禽。

农夫无倚着(1),野老生殷忧(2)

农人衣食住全都无着,我这个粗鄙的人人产生深重的忧虑。

圣主当深仁,庙堂(1)运良筹。

圣明的皇帝应当表示深厚的仁爱,拿一个良好的赈灾措施出来。

仓廪终尔给(1),田租应罢收。

那就是开仓济民、罢收田租。

我心(1)郁陶(2)征旅(3)亦悲愁。

我面对灾情,忧思郁结、悲悯愁绝。

纵怀济时策,谁肯论吾谋。

纵有一肚子的济时良策,可是人微言轻,谁肯听呢?谁去考虑我的意见呢?

小提示:高适《东平路中遇大水》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东平路中遇大水》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东平途中所见农村水灾惨象和农民无以为生的苦状,希望统治者赈灾免租,并慨叹自己济世之策不被采用,表现了其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急切用世的愿望。该诗运用纪实手法,注重细节刻画,形象组合繁密,颇具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四年(745年),高适由涟水北上,经水路到东平,拟去汶阳,而这时河南、山东、安徽一带恰好发生大范围的水灾,关于这一场大水灾,《旧唐书·玄宗纪下》有记载,说当年八月“河南、睢阳、淮阳、谯等八郡大水”。此诗因此而作。

高适

高适

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

高适(704—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