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唐〕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
翠微寺坐落在终南山,雨后返照时景色最为美丽。
闭关(1)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我久已闭门谢客隔绝世事,今日手拄竹杖来到这里登高。
遂造(1)幽人(2)室,始知静者(3)妙。
造访上人的居室清幽静谧,从中才领略到幽人的高妙。
儒道(1)虽异门,云林(2)颇同调(3)。
儒家与佛道虽然旨趣不同,爱好自然却可引为同调。
两心相喜得(1),毕景(2)共谈笑。
我二人相见甚欢深相契合,一直到暮色降临依然在谈笑。
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1)。
夜晚回到寺中于窗下静卧,不时看见远山有野火在燃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1)。
不由想起前人笔下的赤城,又忆起高耸峭拔的临海峤。
风泉(1)有清音(2),何必苏门啸。
风声泉吟自是清新的音乐,又何必非得听古代名士的长啸。
小提示:孟浩然《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写游宿终南山翠微寺情景。先写该寺在雨后夕照中景色很美,点明出游时地。接写登眺览胜,赞上人居处幽美,知其品性高雅、得禅静之妙。末写欢谈至夕,住宿寺中的所见所感。全篇按照游踪顺序写来,自然流畅,写景既淡笔轻描,又以想像之景比拟衬托,绘声绘色。
创作背景
开元十七年(729),身在长安的诗人前往终南山中的翠微寺,拜访了深居其中的空上人,和他欢谈竞夕,留宿在寺中。万籁俱寂时看到远处的景色,诗人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
相关诗词
-
翠微寺有感
吾王昔游幸,离宫云际开。朱旗迎夏早,凉轩避暑来。汤饼赐都尉,寒冰颁上才。龙髯不可望,玉座生尘埃。
-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
临洮龙兴寺玄上人院同咏青木香丛
移根自远方,种得在僧房。
-
利州南渡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
题中南佛塔寺
鸣泉隔翠微,千里到柴扉。
-
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
良友呼我宿,月明悬天宫。道安风尘外,洒扫青林中。削去府县理,豁然神机空。自从三湘还,始得今夕同。旧居太行北,远宦沧溟东。各有四方事,白云处处通。
-
宿舒湖希上人房
入寺先来此,经窗半在湖。
-
题终南山隐者室
终南山北面,直下是长安。
-
赴宣州使院夜宴寂上人房留辞前苏州韦使君
白云乖始愿,沧海有微波。
-
游终南龙池寺
飞鸟不到处,僧房终南巅。龙在水长碧,雨开山更鲜。步出白日上,坐依清溪边。地寒松桂短,石险道路偏。晚磬送归客,数声落遥天。